。”
说完之后,又再重复了一遍,“反正木已成舟,你们现在惦记分数也没用,记住了,临考心态最重要,考完一科抛一科,把注意力放在下一科上面,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话音落下,几乎所有人都轻轻点头。
安全左右看了看,对着这群知青们笑道,“她们几个是信心十足,也有这个实力,提前估分没有关系。咱们确实还差了点,不过咱们也算是见过风浪了的啊,别临到关头失了分寸,都听陈老师的,回去好好休息,准备考下一科。”
有道理的话大家都能听。
于是在几位陪同人员的指挥下,往招待所走去。
等他们离开,陈凡才将小马扎往张文良面前一递,“看他们都挺正常,第一个心理关应该过了,下午我就不来了,你自己搞定吧。”
张文良瞪大眼睛,“你又要跑哪里去?”
陈凡见他不接,便直接塞他怀里,甩甩手说道,“去地委。”
说完转身就走。
张文良一听这话,忍不住嘴角直抽抽。
三天两头地往地委跑,得浪费多少柴油啊,你咋不住地委算了呢?!
……
陈凡一路逛到码头,闪身进了第一家卢湾熟食店。
此时柜台里早已清洁溜溜,店长侯明英正在打扫卫生,看见他进来,立刻打了声招呼,“陈老师来啦。”
她随即跑进柜台、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厚厚的大信封递给他,“今天刚收到的。”
陈凡接到手里,对着她笑了笑,“谢啦。”
说着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两本杂志,封面上写的正是《BJ文艺》,转手就递给了侯明英。
随即笑道,“老规矩,保密。”
他用卢家湾的十几家熟食店做联络地址,往全国十几家省级杂志社投稿,并要求如果录用,请将稿费直接用现金夹在样刊里寄回来。
不到两个月时间,他的稿费就已经攒了四千多。
之所以这么高,自然是他主动暴露自己就是《江南文艺》的作者陈凡。
这时候全国就那么几十家文学杂志社,互相之间都在关注了解,对于从《江南文艺》复刊开始,就一直占据长篇版面的知名作者,哪个出版社的编辑、主编不知道啊?
其中就有不少人想过找他约稿,只是看到《江南文艺》上每期都有好几万字的版面,都在猜测他会不会有时间。
等收到他的投稿,这下可好,都自投罗网了,还在犹豫什么?
不仅稿件直接被采用,而且一字不改,稿费也按照新规的最高标准计算,千字7元。
陈凡又是个“快枪手”,每天都能写上万字,加上以前的存稿,收入不就很可观了么。
其实这点稿费也不算什么,等到哪天恢复了印数稿酬,把这些文章全部拿出来刊印成册、单独出书,那才是赚大钱的时候!
至于联络点,他要求每家店的售货员都替自己保密,这点小事人家自然满口答应。
不知道其中有没有泄密的,或者有人透露给了家里人,但是人家也没往外说。反正到现在为止,陈凡还没有暴露。
侯明英将杂志抱在怀里,咧着嘴笑道,“陈老师,能问你个问题不?”
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