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生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动。
以前他做梦都盼着能去学堂念书,可现在又有些犹豫。
自己在这里干活,挣的钱只够吃的,哪好意思一直麻烦二叔家?
随后开口道:“三妮,算了吧。我现在也学了不少字,等有空了,自己买点书回来看就行。
等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再花点钱去报名考试也行。”
黄雨梦听后,出声说道:“三生哥,你想读的话现在就去读呗。
你这自己买书回来看,这哪行呢?
虽说你认字,但是文章里面肯定有很多知识你不理解的。
你如果在家看书,不会的又没人懂,教不了你。
你别担心钱的事情,你看我家现在生意这么好,这上学的钱都是小事。”
黄三生一听,没想到三妮这么关心自己上学的事情,自己可不能让她失望。
随后出声道:“三妮先不急,我先买书回来看。
到时候先去考童生,如果能考上。我在专心的去学习。”
黄雨梦听后,想了想,他自己都这样子说了,也只好回应道:
“行!那你要看什么书,列个单子给我,我帮你买!”
黄三生点点头:“好,三妮。”
两人说着话,已经走到了院门口。
黄雨梦看着门口的桌椅都已经收进了院子里。
再往两边的工地看了一下,工人应该也都拿完工钱回家了。
看到这里后,两人走进了院子里。
陈氏这时,刚把烧好的豆芽烧肉和炒好西红柿炒蛋,进了两盘放在了小瓦罐里。
她擦了擦罐沿的油星子,盖好盖子后,刚迈出灶房门,就看见两个人回来了。
随后,想着闺女说的硝石是什么样的,赶忙走上前:“三妮,三生回来了!”
黄雨梦笑着点头:“是啊娘。”
陈氏看着黄三生提着的木桶上,桶里足白花花的粉末,看着细簌簌的。
她皱了皱眉,疑惑道:“三妮,娘咋看这东西,倒像是盐啊?”
黄雨梦听后,出声回应道:“娘,这不是盐,是从墙根下刮的白霜。
对了娘,我跟三生哥刚去村里的时候,就被好多乡亲围了起来,问我们干啥。
我想着自己刮太慢,就跟他们说,让他们帮忙采集,明天傍晚送过来。
到时候我要是没在家,您就用秤称称,按一百文钱一斤收。
您收的时候多看看,要是粉末里掺的土多,就少给点钱。”
陈氏刚听见“被乡亲围着”,心就“咯噔”一下,揪着衣摆的手都紧了几分。
再一听“一百文钱一斤”,急得提高了声音:
“三妮儿!你说的这白霜,娘记起来了,村里的砖缝里到处都是。
你咋给这么高的价钱?这不是浪费钱嘛!”
黄雨梦听后,出声说道:“娘,您别着急。
这白霜看着多,其实轻的很,一斤没多少。
一百文钱真不算贵,算公道价了。”
陈氏还是觉得心疼,但看着闺女的样子,也只好点了点头,没再反驳。
正说着,陈老汉从竹门走了进来,刚好听见“一百文钱一斤”。
当下就皱起了眉,声音也沉了些:“啥?白霜要一百文钱一斤?”
黄雨梦见外公来了,又细细跟外公解释了一遍。
陈老汉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一脸心疼:“三妮啊,你这孩子,太实诚了!
这白霜村里到处都是,哪用花钱收?
外公今晚回去,就让你舅母带着你表兄表弟们给你刮点!
等会儿我就让你爹去和村里人说一声,说咱不收了,够了!”
黄雨梦一听,这怎么能行?赶紧上前拉住陈老汉的胳膊。
笑着出声道:“外公,可不能这样啊!
我话都跟乡亲们说出去了,现在让爹去说不收。
乡亲们该觉得咱说话不算数了,邻里关系该闹僵了。
反正他们明天傍晚才送过来,到时候跟他们说。
就收这一次,下次不用送了,这样多好?”
陈老汉听后,琢磨了一下,觉得外孙女说的在理,邻里情分确实重要。
只好叹了口气:“那行吧,就按你说的来。
我跟你二舅刚刚把劈竹子的机器和工具都搬上了驴车,现在就走了,免得天黑路不好走。”
陈氏一听,赶紧将装菜的瓦罐递到陈老汉手里:
“爹,这是我刚做好的豆芽烧肉和西红柿炒蛋。
你们也没时间在这吃饭,刚好带回去,跟娘还有家里人一起吃,加个菜。”
陈老汉一听,接过瓦罐,笑着说道:“行,行行!晚上回去给你娘他们尝尝!”
陈氏笑着点了点头。
陈老汉这才提着菜往竹门走去,几人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