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一百九十九章:衣锦还乡(四更)

第一百九十九章:衣锦还乡(四更)(2 / 3)

写一首如同《壁上观》一样、甚至更具代表性、能成为一座城市文化符号的宣传歌曲。

    当年的一首民谣《成都》,可以说是把整座城市都带火了,创造的隐性价值无法估计。

    顾清一时间也没想出来,哪首歌能完美囊括徽乡的山水、人文与历史底蕴。

    但他感受到了那份期待,认真地答应了下来:“老乡们放心,这个任务我记下了。等我有了合适的灵感,一定为咱们徽乡写一首歌!”

    他这般无条件为家乡做贡献的姿态,当即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不是金钱,而是无价的便利与人情。

    顾清想去见识一下徽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真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

    几乎每到一处,都有‘老乡’帮忙牵头,动用关系帮他找到最正宗、最德高望重的大师亲自接待、讲解、演示。

    徽墨、宣纸、歙砚、湖笔(文房四宝),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精髓,韵味独特的徽州皮影戏,

    铿锵有力的淮河大鼓,精妙绝伦的徽派剪纸,源远流长的华佗五禽戏,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四大名茶),以及当地著名的烟酒……

    顾清几乎是怀着憧憬朝圣的心情,沉浸在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中。

    他不仅看,还化身“扫货达人”。

    他自己不用这么多,但可以用来送人啊!

    圈内的好友、提携过他的前辈……这份带着浓浓文化底蕴的家乡伴手礼,绝对拿得出手!

    老乡们当然也不收钱,大师们看他真心喜爱且尊重传统文化,更是慷慨。“漂亮嘴甜的小娃娃喜欢?拿去!要多少给多少,都是自家东西,不值钱!”

    (虽然市场价值其实很高)。

    老乡们更是拍着胸脯:“看上什么尽管拿,都是哥们儿,谈钱伤感情!”

    光是顾清每欣赏完一处文化,都会精心拍照留念,发到博客上,还细心用文字介绍一番其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

    这些带着他巨大流量的“免费广告”,不知抵了多少宣传费,让这些深藏闺中的非遗项目瞬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顾清也乐得不客气,反正“都是哥们儿”。

    他列了个长长的要送人的名单,然后大手一挥:“这个墨锭,给我来十方!宣纸,来二十刀!茶叶,每种来十斤!……”

    颇有种“衣锦还乡,满载而归”的豪气与快意。

    衣锦还乡的快乐,他算是彻彻底底体验到了。

    这种被家乡认同、接纳,甚至“宠溺”的感觉,比任何商业代言都来得温暖踏实。

    不知不觉,

    一个月就在这充实而惬意的文化探索与“买买买”中溜走。

    顾清正对着酒店房间里堆积如山、散发着墨香茶韵的“战利品”发愁,琢磨着该怎么打包运走时,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陈思成。

    顾清心头一动,立刻接了起来,语气带着笑意:“喂,思成哥,新年好啊,我刚想给你送礼物呢。”

    “给我的礼物?”

    “对啊,都是我家乡的传统文化,很多都是大师亲手做的。”

    “我专门求了很多,打算送给你们。”

    “是你博客上面宣传的东

最新小说: 缠娇鸾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