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时。
青云山上。
一座恢弘的学堂在天穹显化。
其上陈列诸圣牌位,刻录这一位位自大周之始,便为人族筚路蓝缕开拓前路的圣贤之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哈哈哈哈,好词,好诗”学堂之中,一位老人回身望向殿外,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见到这一位老人。
大周祖地广场上,以圣君为首的无数身影,齐齐向他行礼。
“见过夫子。”
“学生,见过老夫子。”
而后。
一个个身影抬起头,心情激荡地看着那一位老人。
青云书院的老夫子,万圣学堂唯一活着的圣人。全天下最和蔼最好的老人,值得所有人虔心朝拜。
随后
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无数身影自虚空显现,化作一位位古今圣贤的虚影,向着杨罡所在的方向微微一笑。
“吾等,谢过司法天神所作之词”
在无数人震撼的目光中,一位位先贤、圣人,齐齐向着杨罡施礼。
脸上有感激、有欣喜、有心心相惜之意。
唯独没有一丝意外。
似乎此间所发生的一切,赤壁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早已被他们看在眼里。
作为这世上最懂诗文的一群人,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杨罡这一首诗道尽了古今多少风流事。彷佛在述说着一场场上古辉煌的战役。
彷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彷佛在歌颂他们
当赤壁异变之时,最早发现情况的其实是青云山上的诸圣。
可他们没有任何动作,静待事情发酵,一直到现在,才终于现身。
向杨罡报以最真诚的谢意。
这一刻。
整个圣京鸦雀无声。
继上一次理法之辩后,杨罡再一次召唤出了青云诸圣。这一种无声的认可,比世上任何的言语都要珍贵。
诸圣认可,杨罡之德行再无人可以置喙。
能作出这样的诗词,天下读书人都要发自内心尊敬。
只是直到此刻。
还是有许多人不明白,杨罡这一篇赤壁怀古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我懂了”
蓦然一声大喝传来。
青云阁首座袁天师抬起头,目光颤动地望向万世学堂内,那唯一真实存在的身影,“老夫子,您您与诸圣的意思是,这一片诗词,乃万诗之王对不对”
他咽了咽口水,飞速说道“万古诗壁之所以万诗不显,乃是因为这一首诗旷古烁今,有超越古今一切诗词的蕴意”
“我花开后百花杀,杨罡没有毁坏万古壁,而是当他写下这一万古诗篇,万古壁上的诗词主动隐没,将所有的光辉留给了这一篇世上最辉宏诗篇老夫子,我说的对不对”
他满怀期望地看着曾经教导过自己的夫子,一手指着天空。
那赤色的光幕异象,正如袁天师所说,所有诗篇主动隐没,将一切辉煌留给了杨罡的诗篇。
“然也。”
老夫子微笑点头。
看着数千年前自己的学生,目光带着些微嘉许。
但当他望向杨罡时,眼中却是一股股说不出的赞叹。
显然在一生专研文章的老夫子眼里,袁天师修为再高,与杨罡对比也有着云泥之别。
“唉”
袁天师低下头,不禁有几分失落。
“可是”
还是有人不明白,问道“可为何,为何这一篇诗文,竟能有如此惊世骇俗的表现我认同这一首赤壁怀古乃是绝世佳作,说是传世万古的诗词也不为过。”
“可它凭什么压着数万年来所有诗文,独领风骚,让那些诗文主动让步那无数诗篇中能与之比肩的也不是没有,这实在是实在是让人费解”
他的问题不仅道出了大周官员们不解。
也问出了杨罡心中的疑惑。
平心而论。
赤壁怀古这一篇诗文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确实前所未有。
很难想象那一位大诗人是在怎样的精神状态下,遥远的目光又看到了什么,才能写下如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