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比格大魔王2(1 / 2)

难得的休沐,苏轼兄弟与友人陈慥泛舟游湖。

初看比格犬,苏轼抚掌笑道,

“季常你看,此犬双耳垂落,目光憨直,倒有几分纯真,像个不解世事的小和尚。”

陈慥大笑,

“子瞻兄看什么都像和尚!

我看它那眼睛滴溜溜转,分明是个机灵鬼!”

然而,当“91er91er91er”

的魔音穿脑而来,以及后续“拆家”

、“偷吃”

、“满屋是屎”

的惨状逐一呈现。

苏轼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微妙起来。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何等豪迈!

何等潇洒!

可若是……若是当年他左手牵的不是那威风凛凛的黄犬,而是天幕上这只“大耳朵怪叫驴”

……

苏轼脑海中瞬间上演了一出全新的“出猎”

场景:

他正欲“亲射虎,看孙郎”

,意气风地挥手向前,却冷不防被手中的比格犬猛地一拽,一个趔趄差点摔下马去!

那比格犬冲着路边的野兔子、甚至是被风吹动的枯草“91er91er91er”

地狂吠起来。

打草惊蛇,方圆十里的猎物早被这破锣嗓子吓跑得一干二净。

等到围猎结束,众人准备满载而归、饮酒庆功时,却现它不知何时偷吃了带来的干粮,正撑得躺在地上哼哼唧唧。

说不定还顺便在哪留下了点“青山耸立”

的纪念品……

那时候,只怕满心都是崩溃。

想到这里,苏轼自己先忍不住“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有些佩服自己的想象。

“子瞻兄因何笑?”

陈慥好奇问道。

苏轼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正经开口,

“我是在想,若当年密州出猎,牵的是此犬,只怕写出来的就不是《江城子》,而是《江城子·避犬记》了……’”

陈慥闻言,想象一下那场景,更是乐不可支。

苏轼又若有所思,

“不过,此犬顽劣,那些“受害者”

主人虽抱怨连连,却鲜有弃之者,甚至跳楼亦要抱着。

这般性情,倒是难得。

甚至还苦中作乐,从中咂摸出几分生趣来。

虽令人头疼,却也真实可爱。”

苏轼忽然觉得,若是让他此刻养上这么一只,每日看着它闹腾,或许也能给生活添上许多意想不到的“素材”

和笑料。

当然,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还是想想就好。

……

苏辙只是默默在一旁将一切尽收眼底,甚至猜出了自家兄长大概的心理过程。

幸好兄长放弃了一闪而过的念头,他慢慢放松紧绷的身体。

原谅他对这种直接冲击感官的“糟乱”

表示接受不能。

[第一次认识这种狗,在比盟看到狗主人哭诉狗趁自己不在把猫猫的猫粮偷吃了,结果蛋白质含量太高导致拉肚子,满屋子都是。

]

[多看一眼就会把狗送你这个我作证是真的哈[尬笑]那天出去玩看见一只比,我就在后面说了一句哇塞是比格耶。

那个主人立刻转头问我喜不喜欢,可以把狗送我,我不知道这是在玩梗还是[捂脸]]

[哈哈哈比格犬受害者联盟去看看就知道了。

]

乾隆皇帝正带着和珅等大臣赏花。

天幕出现,内容又是关于狗的,乾隆颇感兴趣。

他本人就是个“犬迷”

,尤其喜爱名犬。

“哦?这便是西洋的比格犬?”

乾隆仔细看着天幕视频,

“体态尚可,耳大奇特。

只是这性情……如此顽劣?”

想起自己宫中所养的各种温顺乖巧的名犬,对比格犬的“劣迹”

表示怀疑。

和珅立刻躬身道,

“皇上圣明。

此等恶犬,焉能与我朝御园中之瑞犬相比?

观其后世之人,竟能容忍至此,甚至戏谑调侃,可见其纲纪松弛,管教无方。”

纪晓岚微微一笑,顺势接上话题,

“此言未免偏颇。

民间养犬,与宫中规矩自然不同。

臣观此视频,倒觉后世之人性情豁达乐观。

犬只虽顽皮,却鲜见其主真正虐弃者,多是以一种……苦中作乐,亦是一种生活智慧。”

乾隆听着二人争论,不置可否。

看到有人要送狗,路人纷纷拒绝的片段时,乾隆对身边太监说,

“瞧瞧,后世之人倒也精明,知道此物棘手,不敢轻易接手。

可不能见着好东西就不管不顾地往怀里揽。”

他说这话时

最新小说: 糙汉带娃回村后,日子红火顶呱呱廖桂芳李青峰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在黑莲花虐文里当全能女配 亮剑:老李,我来卖装备了! 游戏降临,我方反入侵很合理吧? 末日怪谈:我的同学不是人 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氪命烧香?我请的才是真凶神 九叔:师叔祖,求您别再整活了 廖桂芳李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