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抹深紫。庭院里,老银杏树的轮廓在渐浓的夜色中显得愈发巍峨深沉。念初没有急着回屋,他抱着爸爸那张装着老银杏木古琴的丝绒琴囊,坐在小苗和小木亭旁边的草地上。他没有拿出琴,只是静静地抱着琴囊,感受着那温润木料隔着丝绒传来的、沉静而悠远的触感。
他看看夜色中那模糊却挺立的小苗轮廓,看看身边那亲手参与建造的小木亭的剪影,再看看草地上那块自己刨出来的小木块。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自己摊开的画本上——那页记录着蜷曲新芽的画纸在暮色中已有些模糊,但画上的线条却清晰地印在他心里。
夜风带来老树叶的沙沙低语,也带来悬挂风铃细微的“叮铃…沙…”声。念初安静地坐着,小小的身影在巨大的庭院背景下显得渺小,却又像一颗新生的种子,带着沉静的力量。他仿佛能听到,泥土深处,无数纤细的根须在黑暗中无声地探索、延伸、缠绕;也能感受到,自己掌心下,那来自古琴中老银杏木的、悠长的生命回响;更能触摸到,自己心里那块被命名为“守护”的土地上,那株由责任、观察、汗水、泪水和刚刚萌芽的“创造”所浇灌的幼苗,也正悄然地、坚定地,探出了属于它自己的、第一缕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