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名录(2 / 7)

兆尹等一干中轴官位,今已有人补缺,确可安稳。”

    “但下至礼部诸司、各府文案主事、五城兵马、巡检察司、各地学政、库使、缉察司,皆由新党旧人任职。”

    “除却职位多寡,其架构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若陛下已有长远安排,自是万民之幸。若尚有空悬之位,臣等不揣鄙陋,愿献所知。”

    他话至此,亦自袖中取出一册,躬手奉上。

    那册并不华贵,乃寻常蓝封官籍本,然纸角磨出老光,一看便知翻阅数次,绝非临时所制。

    “此册所录,皆臣数年督政于外、稽察于中时所识之人。”

    “或为府县幕僚,或为贡监之士,亦有科场未登而才名素著者。”

    “臣不敢言人人堪任要职,然若为补缺分差,分署分衙之职,当可助朝局一时。”

    霍纲一向严谨,此刻却语中颇有一股罕见的热切。

    魏瑞亦缓缓躬身出列,双手捧上一函卷轴,神色肃然:

    “臣少言,然也常观人于细务之中。”

    “这卷中所录者,多为世间所不识之才。”

    “昔日大尧选人,往往重门第、重出处、重派别。臣虽非新党之属,然见新党数十年来蔽塞言路、遏绝外才,于心不忍。”

    “今朝局已动,臣愿以此卷荐贤,望陛下择而用之。”

    此言一出,殿中众臣再度哗然。

    谁都没料到,一向少言如魏瑞,竟也藏有人才名录!

    一时之间,不少中下位官员纷纷心动——纷纷暗忖:

    若今朝此势成局,天子将旧党尽除、清流主事,那这朝堂之势——便是真正的“再造新秩序”!

    而这“新秩序”所需之才,从上到下,从京至野,从兵至文,从吏至法——将是一场彻底的更替!

    果不其然,数位地方出身的清流官员,也开始接连出列,自陈平日亦有所识。

    “臣在江东时,见芜湖一吏,理粮政有法,断户口条理井然,年不过三十,实堪一用。”

    “臣之州郡旧友,有一士,连中三道试,竟屡因不谄而被拦,今尚未授职,可怜可叹。”

    “臣曾主持贡院,考中一子,文法精熟、政道俱通,无一短处,惜因出身寒门,无门而入。若今日登堂,愿亲引荐。”

    渐渐地,列臣之中,那些本以沉默观局者,也纷纷低声于同僚耳边道起所识之人。

    或在市井为医,通吏章而不以科举为途;

    或为边城小书吏,识图纸、知军备、办案有度,却终不得一迁。

    如是诸才,若能登朝,或许真能成就“大治之基”。

    而这一刻,便是那“真正朝局转向”的临界点——

    昨日尚为旧制所限,寒士无门;

    而今日,朝堂列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燕王殿下!你啥时候造反呀?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婚内不同房?你当本世子舔狗呀? 讨孙平叛传 映月宫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警报!赘婿出山! 还和不和离了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