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烟绕微微颔首,目光停在萧宁的身上,轻声说道:“面具公子若继续如此表现,恐怕无人能与之争锋。”
丹凤朝阳则略带玩味地一笑,目光中多了一分期待:“他会如何应对呢?”
就在这时,白雪霁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一轮的关键词是——‘心’。”
“十声磬音内,作诗两句,须含‘心’字。”
“请诸位开始。”
随着白雪霁的话音落下,第一声磬音如水波般荡开,清脆而悠扬。
台上的参赛者们脸色一凝,纷纷提笔。
第一位上场的是一位年长文士。
他眉头微蹙,显然对“心”字的意境有些难以把握。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写道:
“孤灯伴月夜难眠,枯叶声中寄我心。”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疲惫。
台下观众微微点头,但议论声却显得平淡。
“这首诗的情感倒是直白,但意境稍显浅显了。”
“是啊,仅仅停留在孤寂之情,与‘心’的抽象意义相去甚远。”
年长文士听到评价后,神色黯然,默默退下圆台。
第二位是一位年轻的书生。
他目光坚定,显然对此轮信心十足。
他轻声吟道:
“青山不改流水远,一片丹心向故园。”
这一句刚出口,台下便传来一阵轻轻的赞叹声。
“不错!‘丹心向故园’这一句饱含忠义之情,颇有韵味。”
“但青山与流水的意象虽好,却未能与‘心’字的主旨完全契合。”
大儒们稍作讨论,给出了一个中等的评价。
年轻书生虽未能大放异彩,但也表现尚佳,神色略显平静地退场。
第三位是一名女子。
她微微低头,提笔迅速书写。
“心似浮萍漂泊远,何日归帆待月圆。”
诗句清丽婉约,却也显得有些平淡。
“这一句虽有思乡之情,但‘浮萍漂泊’的意象未免过于普通,缺少新意。”一位大儒低声评价。
女子微微鞠躬,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失落。
这一轮的比试进行得紧张而激烈,但每一位参赛者的表现,都似乎未能达到观众的期待。
而台下的观众早已将注意力集中在萧宁的身上。
“面具公子什么时候上场?”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