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黛玉说过此人是父亲林如海知交,仕途坎坷,沉沦下僚,最近才被调都察院任山西道监察御史。
那罗守伦虽被多名官员驳斥,但他并没有多做辩解,而是默默退回都察院列班,言行神情显得异常冷静。
对于取缔茶马互市之议,他似乎只要提出异议就罢,便并不奢望一人之言,就能左右圣心趋向。
其实按贾琮对此事的认知,多半也是认同罗守伦的见解。
如今九边战事渐渐抬头,大周和残蒙土蛮部已剑拔弩张,此时取缔茶马互市,定会激化矛盾,无异于宣战。
土蛮部安达汗必要以此为口实,多方生事,甚至就此挑起战端……
贾琮因在辽东开设鑫春号分号,在大同也有相熟军中袍泽,对九边之事,也算消息灵通。
他对残蒙土蛮部之事,一向多有关注,心中自然有些推断。
土蛮部安达汗历来野心勃勃,麾下十余万控弦之士,单凭茶马互市有无之事,难于左右其南下之心……
罗守伦所言虽是老成中允之论,但即便依他所言处置此事,只怕最终也难以扭转大局。
不说贾琮心中思绪涌动,罗守伦虽对官员驳斥不做理会,但他引动风波,却没有就此平息。
因朝中对反对取缔茶马互市的官员,绝不在少数,纷纷出班上奏,反驳斥责,附议罗守伦之言。
这些人或出于孝道礼法,反对取缔上皇旧政,或是抱着和罗守伦同样见解,认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总之,不管是那种理由,都是堂堂正正,挑不出太大毛病,不过各人政见不同而已。
朝廷上一顿吵吵闹闹,彼此相互攻讦,最终也没争论出结果。
高居龙阶御座的嘉昭帝,也并未就此断言,只是将此事容后再议。
不过贾琮心中清楚,如今市井粮价数月上涨,大批军粮陆续运往九边。
朝廷对关外物资商贸,日益收紧,几近禁绝,已成既定事实,茶马互市取缔与否,都不过是个幌子。
皇帝视土蛮部为大患,战心已生,大势已成。
……
神京城北,雍瑃街,段家粮铺。
段东家听说来客姓孙,是他的大同同乡,心中一惊,神色一紧,说道:“请他进内堂。”
只过去一会儿,便进了一个男子,中等身材,步履沉稳,圆脸宽鼻,细长眼睛,神色透着精明谨慎。
段东家惊道:“原来是大成兄弟,怎么这次让你过来了。”
那男子一笑:“我长在北地,从来未曾南下,在神京是个生面孔,让我过来也正合适。
收到段掌柜来信,家里便派我过来,山高水长,绕道而行,走了近月时间才赶到神京。
早听说神京是天子脚下,一等一的繁华所在,今日进城算开了眼界,段掌柜可要带我四处逛逛。”
两人似是早年旧识,稍微寒暄了几句,便说到了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