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734章 坡上梵铃唱

第734章 坡上梵铃唱(3 / 4)

的清其中缘故。

王夫人思索片刻,又对陈婆子耳语几句,让她去外院办事,自己转身进了宝玉院子。

……

伯爵府,贾琮院。

日落时分,贾琮下衙回府,发现东角门檐下,停靠着两辆大车。

除了随车几位车把式,还有两个十五六岁少年,正靠着大车闲聊。

日头落下火红霞光,地上是斑驳的檐影,他们见到贾琮,脸现喜色,连忙上前向他见礼。

说道:“小人是程阳,这位是许小关,我们奉了曲大掌柜吩咐,从南边送来伯爷想要的东西。”

贾琮听了心中一喜,走到其中一辆大车跟前,车上堆迭许多装满物事的麻袋,外面还遮盖这雨布。

贾琮上前解开其中一个麻袋,里面都是带着泥土红皮果实,果然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笑道:“你们两人我都记得,当年在神京还见过几面,只是我两下金陵,赶巧都没遇到你们。”

程阳和许小光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情都有些兴奋激动。

他们两人曾是绣娘香铺收养的孤儿,当初贾琮和曲弘秀成立鑫春号,在这些孤儿身上下了不少功夫。

特意请了落第秀才和外夷教士,因材施教,教授这些孤儿识字格物等技能。

程阳和许小光因年纪稍长,两年前被送到金陵,在鑫春号分铺上做事。

对于他们来说,贾琮和曲弘秀都是恩主,当初他们是逃荒的孤儿,如不是鑫春号收养,必定早已饿死。

这几年时间,贾琮武可开疆封爵,文可金榜题名,名动天下,人尽皆知。

自古少年意气,他这等耀眼光环,彼此又是年纪相近,自然是程阳、许小光等人极崇拜的对象。

如今多年未见,两人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中十分欢欣,觉得这千里之行,当真值当的很。

贾琮让家奴从两车挑十多个麻袋,各自运入府内,又带程阳和许小关入外院偏厅说话。

三人入了偏厅,程阳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曲大掌柜的亲笔信,让小人亲手转交。

伯爷所要的番薯和香芋,在金陵这等大埠,也并不多见。

大掌柜让我们四处寻找,只在城内几处西洋教堂,几个外夷买办家中,偶尔见过一些,数量十分有限。”

后来还是大掌柜找的路子,从福建港口弄到了两车,让我们两个日夜兼程送到神京。”

……

上回王德全从外海回来,送了几箱番柿、西番麦到神京。

贾琮见了这等外洋之物,又知这些东西还是稀罕物,只是通过市舶司港口,极少量流入大周。

既然能见到番柿、西番麦,更适应果腹的地瓜和土豆,在大周必定也有出现。

普通百姓对这些外来作物,眼下还是极少知晓,更不用说大规模种植和食用。

但贾琮作为后世之人,却知这些外洋作物极易种植,对于哺育民生温饱,具备极其惊人潜力。

他既遇到自然不想错过,便去信给曲弘秀和秦可卿,让他们在金陵等地收罗,并尽快运抵神京。

曲弘秀在信中说道,他想要的番薯、香芋等外洋作物,金陵也并不多见。

后来还是通过甄家关系,从外海运了两车抵达福州,再让程阳和许小光接货,转而押送神京。

……

如今甄家已被阖族抄没,曲弘秀还能沟通甄家关系人脉,也都来自甄芳青的安排。

甄家金陵产业虽被朝廷抄没,但甄芳青早已未雨绸缪,提前抽走了巨额家传产业。

并带走规模可观的甄家船队,前往经营多年的海岛避祸。

金陵虽再无甄氏豪族,但甄芳青靠着家门底蕴,完备的家族海船队,使甄家海贸生意运转依旧。

要想让甄家海运之物,改头换脸进入大周售卖,她在出海之前,便在各沿海大埠留下人手和渠道。

甄家作为海贸经商大族,即便破船还有三斤钉,只要有人谋生,其中有利可图,做到这些并不难。

甄芳青在出海之前,便已和金陵鑫春号达成默契,双方的合作一向紧密。

此次运送的海外作物,便是曲弘秀通过甄家福州渠道,从海外搜寻而来,再通过甄家船只运抵。

如今鑫春号在金陵各类造物,依旧由甄家海船行销海上各国。

虽然通过数重中转渠道,外人极难追根溯源,但对官方而言,这样举动无疑有悖逆之嫌。

甄芳青逃遁海外,朝廷四处搜寻,但嘉昭帝顾及上皇情面,一直未对其下诏定罪。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为师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福晋崛起 三国:朕要光复大汉 狂战之阿尔塔特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开局暴揍武松,你是哪个西门啊? 史上最强家丁 今晚,干了高俅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