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721章 家宅多隐患

第721章 家宅多隐患(3 / 4)

府走动,自然不清楚西府的趣事。

姊妹们倒常到西府给贾母请安,虽也都知道这桩轶事。

但迎春深知兄弟不喜宝玉,又因宝玉每每言语贬低贾琮,让她对堂弟心生隔阂,自然也不愿去提。

黛玉是根本懒得在贾琮跟前说起宝玉,不仅无趣,还坏了自己和三哥哥说话兴致。

探春因和王夫人的嫌隙,对这个同父兄弟已生疏离,况且也不是好事,提了也是没脸。

至于史湘云因和宝玉在贾母身边养大,终归有些姊妹情义,不好在别人跟前说他的糗事取笑。

所以,宝玉这桩丑事,已在西府牵扯一月,贾琮才会一无所知。

……

荣国府,荣庆堂。

堂中贾家女眷济济一堂,翠裳华服,香风迎袖,簪佩宝光,一副富贵悠闲景象。

自贾琮离府上朝,迎春、黛玉等姊妹便来给贾母请安。

宝钗也跟薛姨妈过来走动,和众姊妹一起闲坐聊天,一时竟都不散去。

要是换了往常,黛玉和宝钗给贾母请安,必定要找由头先离开。

因宝玉总也卡时辰过来走到,好在姊妹跟前言语炫耀,夸夸其谈,借机亲近。

但如今宝玉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之境,每日都在挣命抄写孝经,哪里还敢出门溜达。

贾母曾叫袭人来问,袭人只说宝二爷如今甚好,每日在房里用功,老太太不必操心。

袭人也被宝玉整怕,最近二爷但凡出门就闹出事故,不如在家抄书清净,左右混混时间,等成了亲就不怕了。

贾母也常叫鸳鸯去宝玉房里查看,鸳鸯回来也说宝二爷在房里用功,颇为难得,也是老太太的福气。

如此来往几次,贾母也就放下心思,让人每日往宝玉房里送汤水瓜果,嘱咐丫鬟服侍好起居睡觉。

又叫袭人过来唠叨,让她盯紧宝玉,不能因读书刻苦,就此熬坏身子,可万万不行的。

黛玉、宝钗等因去了这等惊悚膈应,也就少了心头顾忌,乐得和姊妹们在荣庆堂消磨时光。

荣庆堂中也当真许久没有这等安逸和谐……

……

王熙凤产后调养两月,如今早已行动自如,也坐在贾母下首,陪着贾母和薛姨妈闲话。

贾母对薛姨妈笑道:“我听说你家哥儿也出息了,开了家粮米铺子,生意很是红火。

不仅我们两府米粮都从那里采买,几家老亲太太来家里走动,说她们府上的米粮,也从你家哥儿铺上买的。

这米粮可是家家户户食为天的物件,你家哥儿真是做的好生意。”

薛姨妈笑道:“蟠儿也是没笼头马,每日在外东游西荡,一不小心就惹出是非,哪有老太太说的那么好。

他和你家琮哥儿不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是没办法相比的。”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有些古怪,多少还有些失落。

薛蟠那个闯祸胚子,怎么能和琮哥儿比,神京豪门子弟能和这小子比的,只怕也找不出几个。

往日这姨太太提起儿子,总说远不如宝玉,如今连名字都不提了……

薛姨妈继续说道:“亲戚之间可不好扯谎,其实城北那家粮米铺子,哪里是蟠儿的产业。

不过是铺子东家和他是旧交,彼此有些交情脸面,才让他入了一部分股钱罢了。

这事情说来也巧,前两年蟠儿去大同跑了几趟买卖,便结识这位粮铺的段东家。

这人原本在大同有家商号,专门和关外做粮米、布匹、木材等生意。

可从去年开始,关外蒙古人屡屡冲关抢掠,事情越闹越大。

原本大同那边除盐铁是禁绝的,粮食、布、瓷器、木材这些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但去年岁末寒冬,过千蒙古骑兵偷关跑到山西,在太原城四处抢掠,还杀了许多人。

朝廷十分震怒,如今九边那里基本都是封关,往日正经生意物件都不能出关。

这段东家在大同混不下去,只能另起炉灶,到神京坐起粮米生意。

这人做生意的眼光着实不错,这粮米生意倒是让他做对了,蟠儿不过搭人家的便利罢了。”

薛姨妈是皇商大户的主妇,说起生意上的事情,自然是头头是道。

贾母虽听的一知半解,但有些却是听懂的,比如九边禁绝盐铁,她真是在清楚不过。

她的大儿子就牵扯到这事上,连累大孙子贾琏还在辽东充军。

贾母叹道:“这都多少年没听说,如今蒙古人又闹起来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塞枭龙 白月光破棺而出 三国:朕要光复大汉 我在大乾靠系统偷偷无敌 让你进宫当面首,你权倾天下? 为师 今晚,干了高俅 传令下去,大当家的考上状元了!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特工穿越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