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村口的公鸡便打了声响亮的鸣。
小灵推着从村民王婶家借来的自行车走在田埂上,车把上还挂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
车轮碾过带着露水的泥土,留下两道浅浅的辙印,她望着两侧绿油油的玉米地,嘴角忍不住上扬。
“沉迷于农村的风格,我甚至对城市里面没有一丝期待~”风里带着玉米叶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湿润气息。
小灵深吸一口气,又笑着补充。
“不得不说,龙国的环境是真的让人向往。”
说着便翻身上车,自行车“叮铃”响了一声,朝着工作分配的宿舍方向骑去,留下一串轻快的车辙,消失在晨雾渐散的乡间小路上。
傍晚时分,小灵回到宿舍,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带着碎花封面的日记本。
她坐在桌前,就着昏黄的台灯,一笔一划地写下今天的收获:“今天又搬了满满两车玉米。”
“工资一个月2000块钱,现在已经存了多块钱啦。”写到这儿,她停下笔,指尖点着纸面,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
“这点积蓄,够找几个朋友去野炊,去村后的小河边游泳,还能趁着周末去附近的山上看日出。”
想到那些热闹又惬意的场景,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幸福笑容,连笔尖落在纸上的力道都轻快了几分。
“当我抵达农村时,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安详。”日记本里,她曾这样认真地写下初来乍到的感受。
是啊,这里没有城市里永不停歇的汽车鸣笛,没有高楼大厦间拥挤的人潮,只有清晨鸟儿在枝头的欢唱。”
只有傍晚时分炊烟袅袅的温柔,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慢慢浸润了她曾经焦虑的心。
小灵住的小木屋不大,却格外温馨。
木屋的墙壁是原木色的,带着淡淡的木头香气,屋顶铺着青灰色的瓦片,下雨时能听到“滴答滴答”的雨声,像是天然的催眠曲。
每天早上,她都是被窗外鸟儿的歌声叫醒,睁开眼就能看到阳光透过木窗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到了晚上,她会在屋里生起一个小小的火炉,炉火“噼啪”地烧着,将整个屋子烘得暖暖的。
小灵坐在炉边,要么翻看几页书,要么就静静发呆,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惬意。
在这里,小灵真正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散心之旅。
每天吃完早饭,她都会沿着乡间小路慢慢漫步。
春天时,小路两旁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粉的、黄的、紫的,像给大地绣上了彩色的花纹。
夏天时,路边的果树结满了青涩的果子,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蝴蝶在枝叶间飞舞。
秋天时,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金黄的稻穗、翠绿的蔬菜,构成了一幅热闹的丰收画卷。
她常常走着走着就停下脚步,蹲在田埂边,看着田地里忙碌的村民,或是伸手触摸一下饱满的稻穗,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除了漫步,小灵最喜欢的就是和当地的村民交流。
村口的王婶会给她送刚烙好的饼,笑着说“姑娘多吃点,干活才有劲”。
隔壁的李爷爷会拉着她讲过去的故事,从村里的老槐树讲到远处的山。
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会围着她,问她城里的样子,还会拉着她一起去田边捉蚂蚱。
他们淳朴、热情的性格像一缕缕阳光,照进小灵的心里,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也让她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闲暇时,小灵还喜欢在木屋附近探索。
在木屋后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鹅卵石看得清清楚楚。
水面上常常有几只小鸭子在嬉戏,它们一会儿把头扎进水里捉小鱼,一会儿又浮出水面抖抖身上的水珠,憨态可掬。
小灵常常蹲在溪边,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水里。
清凉的水流从指缝间穿过,偶尔还能触碰到柔和的水草,那种触感让她心里一阵舒畅。
有一次,她还在溪边发现了一个小石洞。
洞口不大,小灵好奇地探头去看,竟看到几只小螃蟹正躲在洞里,怯生生地看着她,像是在躲避她的视线,逗得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在农村的这段时间里,曾经困扰小灵的焦虑和疲惫渐渐消失了。
小灵不再整日忧心体内的气息,不再为未来感到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看着村民们过着简单却幸福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邻里间互相帮忙,闲暇时一起聊天说笑,小灵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一切,回归自然和本真。”幸福从来都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而在距离这个农村3公里外的城市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维亚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又很快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