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如电光般闪过,瞬时之间所需要处理的来自各个传感器、火控系统以及战术数据链的数据和信息,其庞杂程度让所有新兵看得眼花缭乱,瞠目结舌。
而这,已经是在有高度智能化的舰载人工智能火控系统辅助下进行的简化操作,还没有算上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与舰长实时下达的命令进行同步协调、临机应变的情况。
其难度之大,对操作员心智与反应度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让新兵们对太空作战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批新兵的舰船巡礼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他后面几批经过同样严格筛选和训练的新人们,也陆续搭乘运载火箭抵达了天宫站,他们将追随蒙毅等人的足迹,将他们等人走过的路再走一次,体验这场新兵入站的“洗礼”
。
而完成了所有舰船巡礼的新人们,在结束了这场感官盛宴后,将会被分到一张特殊的志愿表。
这张表格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上面需要填写他们希望能够从事的三个岗位以及选择这些岗位的理由,字数不限,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思考。
然而,在填写志愿之前,那位老当益壮的副舰长,特意以一种严肃的语气提醒了蒙毅等所有新人:“这并不是简单的写一份心愿单,也不是随意的涂鸦。
你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成为后续‘考核’的重要参考。
基地将会根据你们在志愿表上做出的选择,为接下来每个新人都要经历的拟真模拟测试进行‘定向考核’与‘深度评估’。”
所有学员提交的志愿表,以及他们在随后的拟真模拟测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次决策选择,乃至最终的测试结果,都将会被统一交予天宫站内部由算阵列搭建的人工智能进行评估。
这个算ai并非普通的计算机程序,它的能力比起“鸾鸟”
号或是“应龙”
级驱逐舰上所搭载的舰载人工智能都要更加强大。
它所能处理的“参数”
远远越目前主流社会所理解的传统“数据”
或“指标”
,它能够分析的,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多维度、高保真、全时域的动态因果网络级别的信息流。
它不仅能处理显性数据,更能捕捉潜意识的反应、情绪波动乃至微表情,从而对个体的综合能力进行最精准的画像。
在评估环节,新人将会被引导进入一间特制的高级全息训练室。
在这其中,他们将以沉浸式的方式,体验各个岗位的真实环境与挑战。
这里的考核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技能测试,而是针对复合型突事件的处理能力。
举个例子,训练室会为测试者模拟战舰在遭遇敌袭后,船体遭受严重受损的紧急情况,测试者需要在极度危险且混乱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对应的复杂操作,无论是启动灭火程序,拯救虚拟船员,还是在关键时刻进行系统抢修。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测试者的所有决策逻辑、在巨大压力水平下的心理活动、甚至连最细微的动作偏差,都将被算ai的传感器网络一一收入眼底,进行毫秒级的记录与分析。
并在测试全部结束后,算ai会根据这些海量数据,生成一份极其详细、精准且全面的能力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将成为决定每个学员未来太空生涯的关键依据,为他们匹配最适合的岗位,挥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