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你们这个职位,既是奖励,也是考验。”
“往后要多向老兵学习实战经验,尽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军官。”
“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望。”三人再次躬身,眼中满是坚定。
随后,李骁让人取来早已准备好的奖励。
两名士兵捧着托盘上前,托盘上摆放着三把镶金骑兵刀与十个精致的千里眼。
李骁拿起第一把刀,递到陈牧之面前:“此刀为我秦军制式军刀,武戎刀。”
“刀身一面刻‘武戎’,象征军人的使命;另一面刻‘成功,成仁’,代表军人的气节与荣耀。”
“你是金州学堂考核榜首,这把刀赐予你。”
“望你再接再厉,为我大秦立下不世功勋。”
陈牧之双手接过带鞘的骑兵刀,忍不住握紧刀柄,心中满是自豪。
紧接着,李骁又将另外两把刀分别授予穆英与张哈图,三人持刀而立,引得周围学生们阵阵羡慕。
随后,李骁又命最终考核的前十名学生上台,亲自赐予他们每人一个千里眼。
他打算将此授刀仪式作为惯例延续下去,金州和大漠学堂的每一批毕业生中的前三名和前十名,都会由李骁亲自授予骑兵刀和千里眼。
这两者都寓意着指挥权,是李骁赐予他们的荣耀,也是对他们的未来期望。
至此,骁骑营的框架已完全搭建完毕:李书荣任千户,六名武卫军出身的都尉任百户。
十余名亲卫骨干与两所学堂的六名优秀学生任都尉,其余优秀学生担任什户。
只待从民间征召的五百余名青年到齐,一千两百人的骁骑营便能正式建立。
“新军!”
看着骁骑营的框架逐渐清晰,李骁的思绪不禁飘回了多年前。
当初,他第一次指挥对葛罗禄人的战斗之时,面对疯狂的四堡联军,他无动于衷。
只因为,这便是这个时代军队的本色,野蛮、混乱,贪婪,仅凭血气之勇作战,战后疯狂的发泄兽欲,没有任何人能轻易改变。
那个时候,李骁便想过要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一支有纪律、有战术、有信仰的新式铁军。
但当时的情况,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没有稳定的根基,没有充足的粮饷,没有足够的威望,连自身安危都需时时提防,建立新军就是找死。
如今,十年过去,他从金州少年成长为秦王,终于将当年的想法变为了现实。
想到这里,李骁眼中闪过一丝感慨,随即又被坚定取代。
骁骑营,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五天,李骁一直留在学堂营地,亲自主持骁骑营的改编。
从制定新的训练科目,到划分各百户的职责范围,再到协调老兵与学生兵的配合,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监督。
确保骁骑营从一开始就朝着“新军”的方向发展。
闲暇之余,他还检阅了学堂另外两期学生的生活与训练情况。
第二期的学生大多是他出征前见过的,如今已褪去稚气,能熟练完成基础的骑射与体能训练。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