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战争竟结束得如此之快,王罕、铁木真难道都已败亡?
金国君臣立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决定必须插手夏国的战争,绝不能让北疆军如意。
在历史上,铁木真攻打西夏时,金国作壁上观,只因在他们眼中,铁木真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草原小首领,成不了大事。
即便给其十年时间,也威胁不到金国的安全,甚至可能遵循草原民族的惯性再次分裂。
所以,金国放任西夏被攻击,甚至巴不得西夏与蒙古两败俱伤。
但北疆却截然不同,北疆源自西辽,曾经乃是女真部落的宗主国,更是华夏北方大地的统治者。
在金国人看来,蒙古人最多只是劫掠一番便走,而北疆却是足以威胁到金国对中原的统治。
更何况,北疆的高层并非草原蛮子,而是一群正儿八经的汉人,这对金国而言,威胁更是非同小可。
于是,金国君臣当机立断,绝不能放任北疆消灭夏国。
可北疆动作迅速,金国根本来不及派遣军队,只能先行派出使团前来拖延时间。
为节省时间,朝廷甚至来不及从中都派遣使者。
而是一道加急命令直接任命凤翔路副总管杨如松为正使。
毕竟凤翔路地处长安一带,距离西夏兴庆府极近。
且长安曾是大唐国都,金国在此设置的总管府与中都、大同等五京平级。
派遣一位副总管,地位也足够了。
只是杨如松万万没想到,北疆竟丝毫不给这位副总管面子。
“别说是个使者了,就算是金国皇帝来了,也得乖乖下车。”一身赤甲的营门千户冷笑道。
杨如松脸色愠怒,狠狠瞪了千户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哼,狂妄。”
“果然是化外蛮夷,空有华夏之名,却无华夏之本。”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护卫们摆了摆手:“按他们说的做。”
护卫们虽满心不甘,却也只能依令而行,纷纷下马,将佩刀解下交给北疆士兵,眼神中满是屈辱。
杨如松整理了一下官袍,迈步向着大营内走去。
穿过辕门,大营内部的景象映入眼帘。
此时正值饭点,不少北疆士兵正围坐在地上用餐,粗陶大碗里盛着的大都是清汤栗米粥,里面偶尔能见到几粒零星的豆子,连点油星都看不到。
士兵们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粥,动作飞快,仿佛生怕慢一点就会被人抢走似的。
吃完之后,他们也懒得收拾碗筷,直接随地一躺,将帽子往脸上一盖,便闭目养神起来。
连日的征战让他们疲惫不堪,此刻只想节省体力,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
营地边缘的马厩旁,一群战马饿得骨瘦嶙峋,肋骨清晰可见,正有气无力地刨着地面,试图从土里找出点草根充饥。
不远处的伤兵营更是一片愁云惨淡。
伤兵们的惨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有些伤势过重的士兵,只能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
杨如松正看着,忽然听到一阵呵斥声和鞭打声。
循声望去,只见两名身穿赤甲的北疆军士兵,正对着几个穿着破烂皮甲的草原士兵拳打脚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