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下。
立刻派人去保护高昌王后的安全,以及接管此次劫掠来的财宝。
随后,顾自忠又召集西州的三个汉民万户,准备把巡抚府的框架搭起来。
“张玉时,你熟悉民政,暂代户房主事,负责户籍登记与田亩统计。”
“刘万良,你掌过粮草,暂管仓房,务必把高昌府库的物资清点清楚。”
“赵和,你当过兵士,就先管着刑房,负责缉拿不法,维护治安。”
顾自忠此次上任,从大都护府要来了三名官吏,都是北疆汉民出身,任命为巡抚府主事。
先把人事权、财政权和司法权拿起来,避免被人架空。
然后又看向三个汉民万户,说了几句寒暄之语,便正色道:“你们麾下各有能人,就别藏着掖着了。”
“咱们先把架子搭起来,才能保证政令通畅。”
三个汉民万户齐声应诺,他们也希望巡抚府的属官,能多一些出自自己麾下。
处理完民政事宜,顾自忠又让人请来李东江,商议迁移治所之事。
西州的治所定在高昌城,李骁早已下令,将原高昌王宫拆分。
东侧划归顾自忠建立巡抚府,西侧交给李东江建立西州将军府。
李骁向来不喜在外建行宫,即便巡视各方也只住金帐,这么大的王宫闲置可惜。
如今拆分改造,正好物尽其用。
而在前往高昌之前,顾自忠以西州巡抚的身份,接连下达了几条政令。
第一条便是统计人口。
经过初步调查,高昌境内的回鹘人还有两万多户,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百姓甚至奴隶。
他们没有私产,只能靠给贵族种地谋生。
而顾自忠则是下令:“凡入北疆户籍者,与汉民同等待遇,可租种公田,缴纳四成租税。”
“北疆容纳百川,安分守己者,皆是华夏子民。”
这条命令的下达,瞬间让无数回鹘百姓欢呼起来。
毕竟之前很多人都猜测,北疆军会将他们全部杀光,或者是全部贬斥为奴隶。
毕竟在历史上,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弱肉强食,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但是没有想到,北疆军竟然将他们全部放过,而且还发放土地
于是,大量的回鹘奴隶感动的流泪,纷纷发誓要为北疆种好地。
第二条为丈量土地,授予百姓公田。
第三条最是惹人瞩目——调整婚配。
因战事缘故,高昌境内多有寡妇,而河西移民多是战俘兵与民夫,光棍居多。
顾自忠在政令中强制规定:“寡妇需在两月之内改嫁,逾期者杖二十;新附回鹘人禁止纳妾,原有妾室须遣散改嫁,若想纳妾,需在战场立功成为军户。”
这个年代,耕种土地可是个力气活,单靠寡妇可干不了多少。
即便是没有政令,回鹘寡妇们迟早找个人嫁了,不过现在却规定了时间。
而汉民光棍却个个面露喜色。
有移民摸着下巴笑道:“这巡抚大人是真心为咱们着想,往后在西州也能有个家了。”
第四条则是彻底打散回鹘宗族,将所有回鹘人重新编户,与汉民混居,另选一万户分散迁往北疆各地。
如此一来,汉民在西州的数量便能绝对占优,进一步减小了回鹘作乱的可能。
……
西州原本有两万多户回鹘人,迁移一万户分散安置到北疆各地后,剩下的一万多户回鹘人与三万多户汉民重新编制,共组成五个万户。
这一日,顾自忠轻车简从,来到位于高昌以西的第五万户区域。
这里正忙着给新归附的回鹘人分田,采用的依旧是跑马分地的方式,不是太准确,但却能保证基本的公平。
这些田地原本都属于高昌贵族,而眼下排队领田的回鹘人,从前不过是替贵族种地的佃农甚至农奴。
阿普缩在人群里,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衣角,眼里满是紧张与期待。
他家世代都是农奴,祖祖辈辈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要交将近八成的田租和税收。
每年秋收后,只剩下可怜的一点粮食,连糊口都难,全家总得有半年靠挖野菜度日。
可北疆军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他们被免除了农奴身份,成了北疆的平民,连原本属于贵族老爷的田地,都要分给他们耕种。
虽然是公田,要交四成租税,但比起从前的日子,如今简直像是泡在蜜罐里。
“阿普!五十亩!”
百户的喊声让他一个激灵,连忙应声上前。
接过写着“第五万户丙字七号,五十亩”的木牌时,阿普的手都在抖。
却又暗自咂嘴,满是不舍道:“可惜啊,丫头长大了。”
阿普的婆娘也是农奴出身,两人勤恳半生,养着一个大丫头、两个儿子,还有个年迈的母亲。
大丫头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种,他自己也说不清。
从前主人高兴了,总爱往自己家里来,生下来的丫头,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