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不是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零件有没有生锈,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淋,是否还完好无损?每一种想象都让他的心揪得更紧。
当林纾终于赶到工地时,工地才刚刚开始有了些动静。
他一眼就瞧见了昨天检查时待过的那个工棚,棚顶在清晨的微光下显得有些灰暗。
他加快脚步走过去,只见几个工人正围坐在一旁吃着早餐。
他们面前摆着简单的馒头、咸菜和冒着热气的粥,几个人有说有笑,氛围轻松而融洽。
林纾走上前去,微微欠身,礼貌地询问:“师傅们,打扰一下,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手机支架,就是我昨天落在这儿的。”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和急切。
一个中年工人抬起头,嘴里还嚼着食物,腮帮子鼓鼓的。
看到林纾,他赶忙咽下口中的食物,咧开嘴笑着说:“您说那个啊,我们还以为是啥新型检测仪呢,看它放那儿怪脏的,就里里外外地给您擦干净啦!”
说着,他用满是老茧的手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桌子。
林纾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手机支架正安静地躺在上面,在晨光下显得有些突兀。
林纾心中一暖,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些工人的善意让他有些感动。
他快步走上前去,仿佛怕惊扰到这个失而复得的“宝贝”
,轻轻拿起手机支架。
他把支架举到眼前,仔细端详着。
虽然支架被擦过,但关节处还残留着星星点点的水泥粉末。
在晨光的映照下,那些水泥粉末闪烁着灰白色的光,就像镶嵌在支架上的微小勋章,见证了它在工地度过的这一晚。
每一粒粉末都像是一个故事的片段,诉说着昨夜的风雨和它的坚守。
林纾试着活动了一下支架的关节,当拧紧的时候,能听到细微的摩擦声,那声音“嘎吱嘎吱”
的,像是在向他倾诉着经历的一切。
这摩擦声在安静的工棚里格外清晰,每一声都敲在他的心上。
他小心地呵护着支架,就像在安抚一个经历磨难的老友。
带着从工地找回的手机支架回到家中,林纾感到一阵轻松,至少直播设备没有损失。
稍作休息后,他便一头扎进了直播素材的整理工作中。
他坐在堆满资料的书桌前,桌上杂乱地堆放着各种文件、笔记和还没来得及整理的拍摄素材。
电脑屏幕散的光打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他的黑眼圈很重,眼神里却透着专注。
鼠标在文件夹中来回滑动,他逐一筛选和整理着各个检查场景的视频片段,试图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能吸引观众的内容。
在翻找过程中,一个熟悉的视频标题映入他的眼帘——最早的青团作坊视频。
那还是直播初期,他为了丰富直播内容,费了不少心思才联系上一家颇具特色的青团作坊,并前往拍摄。
他的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怀念。
仿佛时光倒流,他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糯米香气的作坊里,老板娘热情地带着他参观,手把手地教他制作青团。
他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抹微笑,随后轻轻点击打开视频。
令他感到惊喜又意外的是,视频的点击量不知何时竟突破了十万大关。
他的眼睛瞬间睁大,原本因连日劳累而略显黯淡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束希望的光。
他原本以为那段时间直播整体数据不理想,这个早期的视频也会被淹没在众多内容中,没想到它竟能有如此高的热度。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核对了几遍数据,确定这是真的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成就感。
他急忙滚动鼠标查看评论区。
最新的留言是老板娘的“欢迎再来”
,后面跟着三个微笑表情。
那简短的文字仿佛带着老板娘亲切的语气,让林纾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家青团作坊,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他,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双手熟练地揉着糯米团,不一会儿,一个个翠绿的青团就在她手中成型。
那温暖的场景、熟悉的笑容,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温馨。
怀着好奇,林纾点进了作坊的主页。
映入眼帘的是最新视频,画面中那款“主播同款手印青团”
被放在了橱窗最显眼的位置。
他精心策划着最后一次直播,将时间安排在了月底,主题定为“带你看看督导员的日常”
。
他希望通过这次直播,能让观众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也借此检验自己这段时间对直播策略调整的成效。
直播当天,天还未亮,林纾就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对着镜子整理好自己的着装。
他穿上那身熟悉的工作制服,将证件端正地别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认真。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镜头将如影随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