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观众们看到这一幕,弹幕瞬间刷满了屏幕。
“这个镜头绝了!
阳光、老花镜、阿姨,太有感觉了。”
“光影效果太棒啦,这就是生活中的艺术啊。”
“主播又捕捉到了一个神仙镜头,爱了爱了。”
林纾看着弹幕,心里也乐开了花。
他笑着对阿姨说:“阿姨,您看观众们都夸这个镜头拍得好呢,这可多亏了您和这阳光的配合。”
阿姨抬起头,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真的呀?那敢情好。
你们年轻人会摆弄这些新鲜玩意儿,把我们这老手艺也能展示给更多人看。”
阿姨拆完线后,重新把布料放好,一边手把手地教林纾操作缝纫机,一边说道:“小伙子,你看,踩踏板的时候要稳,眼睛得盯着布料的边缘,手要跟着布料的移动轻轻推送。”
林纾认真地听着,按照阿姨的教导慢慢尝试。
这一次,他的操作比之前熟练了一些,虽然线还是有点歪,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林纾跟裁缝阿姨道了谢,从裁缝铺出来,转身便到了隔壁的修表摊。
午后的老街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气息,修表摊这儿也是一片安宁,唯有老师傅手中的镊子在表盘间忙碌穿梭出的细微声响。
老师傅坐在一把旧藤椅上,背微微佝偻着,但神情极为专注。
他戴着一副厚厚的老花镜,那镜片后的双眼仿佛有着穿透一切的锐利。
林纾走近时,老师傅只是微微抬了下头,轻轻点了一下,便又沉浸在手中的活儿里。
林纾赶忙架好设备,将镜头对准老师傅。
只见老师傅伸出那布满皱纹却又无比稳当的手,缓缓拿起镊子。
镊子前端精准地夹住一个细小的齿轮,那齿轮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小得仿佛一颗沙砾。
林纾看着那几乎肉眼都快看不清的齿轮,生怕自己一个大动作就会惊扰到老师傅,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大气都不敢出,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
老师傅小心翼翼地将齿轮往表盘里安放,就在即将成功的那一刻,意外生了。
也许是镊子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抖动,又或许是齿轮本身太滑,那个齿轮突然从镊子上滑落。
它掉在桌面上,开始弹跳起来。
林纾眼疾手快,迅调整镜头,开启慢镜头模式,捕捉下这一过程。
在慢镜头里,那小小的齿轮就像一个跳动的精灵。
它先是重重地砸在桌面上,弹起一小段高度,又落下去,再次弹起,每一次弹跳的幅度都逐渐变小。
它的运动轨迹清晰可见,在桌面上画出一道道不规则的弧线。
那金属质地的齿轮与桌面碰撞时出的轻微声响,此刻在慢镜头的作用下,仿佛被拉长、放大,每一声“叮叮”
都清脆可闻。
林纾全神贯注地拍摄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齿轮弹跳的任何一个细节。
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幕,这意外的小插曲或许会成为视频里的一大亮点。
拍摄结束后,林纾继续关注着老师傅。
老师傅不慌不忙,放下镊子,伸出手指轻轻捏住再次静止的齿轮,重新夹起,稳稳地放入了表盘的合适位置。
然后他拿起螺丝刀,仔细地拧紧螺丝,动作娴熟而流畅。
林纾忍不住和老师傅攀谈起来:“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刚才那么小的齿轮掉了,您都不着急。”
老师傅推了推老花镜,笑着说:“干这行几十年了,这种小意外常有。
着急也没用,冷静处理就是。”
视频布后,那个齿轮掉在桌面上弹跳的慢镜头片段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网友们纷纷被这个充满艺术感的画面所吸引,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
“这个慢镜头也太美了,简直像艺术品!”
“感觉时间都静止了,这齿轮的弹跳太有韵律。”
不久后,林纾就现,有网友将这个慢镜头做成了动态壁纸。
日头渐高,肚子里的咕噜声提醒着林纾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他收拾好拍摄设备,循着记忆里那股熟悉的面香,拐进了老街的一条小巷子。
巷子里,那间卖阳春面的小铺子热闹非凡,几张木桌旁坐满了食客,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不时出满足的赞叹声。
林纾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一碗阳春面。
他的目光立刻被老板煮面的身影吸引住了。
老板是个中年壮汉,系着一条油渍麻花却透着亲切劲儿的围裙,双手粗壮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带着长年累月练就的娴熟。
只见老板从面桶里揪出一团醒好的面团,往案板上“啪”
地一摔,紧接着双手快舞动,将面团拉长、对折,再拉长。
那面条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上下翻飞,不断变细变长。
老板手腕一抖,面条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是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