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时的惊喜表情。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江春生让王万箐带他去见见竹器厂的王厂长,表示想找他问问后面的车间或者仓库能不能出租,想租一部分下来给在路面上施工的农民工住。
王万箐领着江春生来到东边那排平房的西头第二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门边,靠着那块从大门上拆下来的竹器厂厂牌。门敞开着,刚走到门口,王万箐就扬声喊道:“王厂长,在忙呢?”
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正坐在小板凳上,用一个印着红花的搪瓷脸盆洗衣服。闻声抬头,露出一张肤色偏白却布满细纹的脸庞。他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几分疲惫却依然有神。身材不胖不瘦,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
“哟!是本家大妹子啊,快请进。”老王连忙起身,在毛巾上擦了擦手。
王万箐先进了屋,侧身介绍道:“王厂长,这位是我们项目部的现场负责人江春生。”又转向江春生:“这位是红星竹器厂的副厂长王志远。”
江春生上前一步,伸出手来:“王厂长,您好。”
老王握住江春生的手,苦笑道:“哎呀,别叫什么厂长了。厂子都关门半年多了,我现在就是个留守人员,带着两个看门的,管着这一摊子搬不走的东西等上级处理。叫我老王就行。”
王万箐打趣道:“王厂长您太谦虚了。这么大的厂子,还有这么多资产,没您守着哪行?”
老王摇摇头,一脸苦笑,转而亲切地对王万箐说:“本家大妹子,幸亏你们工程队来租我们这地方做207国道工程项目部,可是帮了大忙了,让我们终于见到了收入。嘿嘿嘿!”
王万箐笑道:“王厂长,我们还想再租点车间或者仓库,给几十个工人当宿舍,不知道行不行?”
老王略一思索:“车间恐怕不行,里面还有些设备,不能住外人。不过仓库倒是可以考虑。”说着,他从墙上钉着的一排钉子中取下一小串钥匙,“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三人走出办公室,来到项目部的那排房子后方的高大房屋前。这排仓库与北侧临路的办公平房背对背,中间隔着一条厂内道路。仓库共有4个双开大门,全部朝南而设。老王打开了其中两间仓库的门锁,江春生帮忙拉开沉重的大门。
阳光从门口照进去,可以看见里面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十几个竹制的桌椅,还有几大捆竹片靠在墙边。仓库内部十分宽敞,每间约有八十平米,屋顶很高,虽然南墙没有开窗,但北墙上有两扇大窗户,通风采光都不成问题。
“这两间仓库的东西相对少些,如果你们觉得行,我可以组织人把东西归置到另外两间去。”老王说道。
江春生走进仓库,仔细查看了一番。地面是水泥的,而且干燥平整;屋顶也没有漏水的痕迹;北窗虽然积了些灰尘,但玻璃完好无损,还有防盗栅栏。他点点头:“很不错,收拾一下住几十个人没问题。如果打地铺,住的更多。”
王万箐不失时机地开玩笑:“我们一来,让您这没用的破房子都产生经济效益了,多好。”
老王也被逗笑了:“那是那是,还得感谢你们啊。租金就按之前说好的标准,怎么样?”
江春生与王万箐交换了个眼神,点头道:“没问题。我今天就把合同准备出来,明天就能签约。”
看完仓库,与王厂长客气的告别后,江春生和王万箐回到项目部王万箐的办公室。
江春生看到王万箐的飞鸽牌女士自行车静静地停放在室内的墙边,不由觉微微一笑。他抬腕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九点了。
“王姐,这里就辛苦你了,我现在得去种子公司找于永斌沟通劳务合同条款了。”
王万箐关切地问:“哦!路上小心点。中午要是能回来,就直接去我家吃饭。”
江春生应了一声,推着自行车出了竹器厂,蹬着自行车顺着207国道朝种子公司驶去。
从竹器厂到城东北的种子公司,约莫四公里多路程。江春生车技娴熟,不到二十分钟就看到了种子公司大门两侧门面房的最西端。于永斌的那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就停在他的三间门店外的场地上,格外显眼。
江春生把自行车停在面包车与水泥电杆间的老地方。他整了整被风吹乱的衣服,提着包走进门店。店里一大一小两个女店员正在整理货架,少女孙琪见江春生进来,忙上前招呼。
“于总在楼上办公室呢!”不等江春生说明来意。孙琪热情的告知。
江春生点点头,径直踏上楼梯,来到二楼。于永斌的办公室门开着,他正坐在办公桌前打着电话,见江春生来了,忙招手让他进来,同时对着电话说了几句就挂断了。
“老弟,今天来得真早!”于永斌起身热情地招呼,从墙角拎来热水瓶,给江春生泡了杯茶,“一定是给我带来好消息了吧。”
江春生接过茶水,在于永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是的,我来和你谈劳务合同。”
于永斌眼睛一亮:“队里这么快就决定了?”
江春生从手提包里取出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