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偏房内,油灯如豆。
沈墨将昨夜巷中生之事,以及逼问出的信息,低声告知了林清音,略去了自己伤口崩裂的细节,只道是皮外伤无碍。
林清音听着,面色愈凝重,尤其在听到那神秘黑影与巷口可能存在的另一双眼睛时,她清澈的眸子里染上了深深的忧虑。
“漕帮在金陵的据点已然知晓,虽是麻烦,但总算有了明确目标。
只是那黑影……”
林清音沉吟道,“敌友难辨,其警告‘金陵水深’,恐怕并非虚言。”
沈墨的目光落在怀中那张桑皮纸上,墨线勾勒的栖霞山轮廓在灯下显得愈神秘。
“当务之急,是弄清楚青衣人指引我们来此的目的。
栖霞山,必须去一趟。”
林清音点头,她也有此意。
无论是为了探寻青衣人的意图,还是寻找可能与天机阁相关的线索,栖霞山都是目前唯一的指向。
她仔细为沈墨检查了左臂伤口,重新上药包扎,确认暂无大碍后,两人稍作易容,便趁着清晨的薄雾离开了客栈。
栖霞山位于金陵城东,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
之誉。
时值深秋,满山枫树如火如荼,层林尽染,与青翠的松柏交织,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山间有清泉流淌,雾气氤氲,亭台楼阁、梵宇琳宫隐现于山林之间,钟磬之声悠远,更添几分幽静与出尘。
然而,沈墨与林清音却无暇欣赏这如画美景。
两人沿着石阶小径缓缓上行,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
参天的古木、嶙峋的怪石、幽深的洞穴、甚至是崖壁上的摩崖石刻,任何可能与“天机阁”
、“流云梭”
或者青衣人留下特殊标记的地方,他们都未放过。
沈墨刻意放缓了脚步,一方面顾及左臂伤势,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仔细观察。
他试图回忆起父亲是否曾提及与栖霞山相关的只言片语,但脑海中除了那场冲天大火和零碎的家族温馨片段,关于宗门秘辛的记忆却是一片空白。
天机阁的过去,似乎被一层浓雾笼罩,而这栖霞山,是否就是拨开迷雾的关键?
林清音则更留意那些与星辰、古老图腾可能相关的痕迹。
她的目光掠过寺院檐角的吻兽、石塔上的雕刻、甚至香炉的纹饰,与自己白玉簪和沈墨残玉上的纹路暗暗比对,但所见大多是与佛教、道教相关的传统图案,并未现那独特的、带着神秘韵律的纹饰。
他们询问了山中遇到的樵夫、僧人、游客,是否听说过“天机阁”
或者近期有特殊的外来人在此盘桓,得到的却都是茫然的摇头。
青衣人留下的线索,仿佛石沉大海,在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中,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日头渐高,两人已行至山腰一处较为僻静的观景平台。
凭栏远眺,金陵城郭、浩浩长江尽收眼底,气象万千。
但两人心中却无半分开阔之意,只有浓浓的失望与疑虑。
“难道……我们理解错了青衣人的意思?或者,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导?”
林清音倚着栏杆,望着脚下云雾缭绕的山谷,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沈墨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桑皮纸的边缘。
他不相信青衣人两次出手相救,最后却只为了戏弄他们。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被他们忽略了。
就在这时,一阵山风掠过,吹动了林清音额前的碎,也带来了远处隐约的、若有若无的琴声。
那琴声极其飘渺,仿佛来自云端,旋律古拙而奇特,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寥与沧桑感。
林清音猛地站直了身体,侧耳倾听,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这曲子……”
她失声低呼,抓住沈墨的衣袖,“这旋律……和我师父传我的《星寂》……同出一源!”
沈墨也凝神细听,他虽然不通音律,但那曲调中蕴含的某种古老、神秘的韵味,确实与那夜林清音在密室中所弹奏的《星寂》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难道线索不在物,而在音?
他们立刻循着琴声传来的方向望去,那似乎是更高处、靠近山顶方向,一座被枫林半掩着的、看起来十分古旧的小小寺庙。
没有任何犹豫,两人立刻离开观景台,沿着一条更为陡峭、少有人行的小径,朝着琴声来源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