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91章 鬼才的“剧本”,一场血色大戏

第191章 鬼才的“剧本”,一场血色大戏(1 / 2)

第191章:鬼才的“剧本”,一场血色大戏

夜色垂落许都,高台如一方孤岛,火炬在四角燃着,风过,火舌歪斜。郭嘉立在图案粗粝的“观星策”面前,砂盘上布满细细的金线与墨点,像把一座城的脉络剥开给他看。他不咳,气息平稳,指腹在一粒铜钉上轻轻一顿,似按下了一面看不见的鼓。

“今夜不写军令。”他淡淡道,“写剧本。”

曹操坐在上首,袖中玉玦转了又转,目中锋芒一寸寸亮起。荀彧、程昱、刘晔、戏志才等在侧,皆静。阶下影子内阁的持灯人更静,风声带着火星,像极轻的雪落在盔甲上。

郭嘉把竹简平摊,开篇只有两行大字:许都为鼎,洛阳为戏台。其下,三幕七场,笔划如刀,干净利落。

“迎驾?”程昱率先出声,语气仍是白日里那股冷意,“奉孝,程某之前说过——这是个会烫死所有人的火球。”

郭嘉笑了笑,把一粒石子丢入砂盘中央。“火,的确烫。但烫的,未必是我们。”他抬眼,“天子东归,是天下的饵。我们做的是场会猎——猎场搭在洛阳,鼓点落在许都。猎物不止是‘名分’,还有沿途诸侯、护驾诸军、以及袁氏暗线。迎驾,不是跪迎,是扶他站稳,站在我们给他画的圈里。”(此章策略主旨对齐:以“许都为鼎,洛阳为戏台”,设“会猎之局”,以“迎天子”为名行“灭口+夺权”,并放出“请君入瓮”的诱敌谣;两手“怀柔+震慑”,既救驾又缴械。)

话音落地,鸩自阴影里起步,斗篷上还挂着未干的水气,腰间悬的一绺麻索湿得发黑。他把封好的油纸包捧上阶,双手一翻,几封信在灯下露出尖角。

“黄河渡口的使者,连人带船沉了。”鸩低声,“无一漏网。搜出两簇信,外壳是袁氏官样行书,里页却不尽然。一封写给朝中大臣,劝阻曹公迎驾;一封,沮授给袁本初的战局分析——未发——言及‘曹操必迎天子’,且已联络洛阳周边黄巾余孽,欲以劫营、纵火扰驾。”(承接上一章“黄河截杀”与密信意外收获,为本章立局提供证据与动机。)

灯影摇晃,信纸上的墨痕仿佛还在渗。荀彧接过,眸光一寸寸沉下去。程昱冷笑一声:“这火,不止烫,是要点着整座洛阳。”

“很好。”郭嘉却点了点头,“火越旺,戏越好看。”

他一指砂盘,铜钉所指之处,洛阳、许都、汜水关三点连成一弧,像张开的弓。“第一幕,叫‘鼓稳’。鼓不稳,戏就散。今夜起,许都城内外所有军士,入营不出;市民宵禁;坊门暗号重换;四门外三里清道,三更后不留行人。我们先把‘鼓点’稳住。明日卯时,内城鼓楼开锣三通,兵甲按制列衙巷,这是给天子看的,也是给护驾诸军看的。”

他把竹签插入“许都”二字左侧,“第二幕,叫‘换脸’。迎驾不是我们持盘跪拜,而是我们递给护驾者一面镜子——他们看见的,是朝廷的脸。礼官先行,册仪先陈,把‘迎驾’变成‘检仪’:所有护驾之军入城者,刀入鞘,甲卸肩,马卸鞍,依礼受赏,依礼受检。我们以恩换刀,以礼收兵。敢不遵者,以‘惊驾’论——惊驾者,罪不容诛。”

曹操眼神一亮,指尖的玉玦“喀”的一声轻响。

“第三幕,叫‘换景’。”郭嘉将另一枚竹签插在“洛阳”旁,“戏台在洛阳。袁氏要在洛阳点火,我们就借火照人。杨奉、董承等护驾之人,自以为握着帝脉,实则是我们戏上的‘鼓手’——先安抚,再立规。蔡瑁之流——”他顿了顿,改口,“诸将之中,凡非我系者,先给粮,给赏,给名分,再给‘规矩’。规矩之外,是刀。”

“奉孝。”荀彧缓缓道,“你这‘换脸’与‘换景’,实则是两手:怀柔在前,震慑在后。”

“是。”郭嘉笑意极淡,“两手都要硬。一只手握糖,一只手握鞭,才叫‘迎驾’。”

“那‘会猎’?”刘晔问。

“会猎自有猎谣。”郭嘉抬起一枚刻了小字的木牌,放在砂盘边。牌上刻着四字:请君入瓮。“我们放话:许都城门,明日早朝,百官列班,曹氏不迎驾,只迎‘清议’。谁要诏书,谁便来。袁氏若真有胆,便请他派人披诏来论。我们站在城门上笑着听,听够了,一纸诏令,送他们入瓮。瓮口在哪?在礼。瓮底在哪?在军制。”(“请君入瓮”的诱敌谣与“明早看戏”的章尾钩子,与本章主旨一致。)

程昱皱眉,仍不放心:“若袁氏不来?若杨、董等护驾临阵生变?”

“那更好。”郭嘉道,“不来,我们以‘朝不见天子’为由谏疏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