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13章 暗影之眼遍寻金蚕

第113章 暗影之眼遍寻金蚕(5 / 8)

封签已备。”

荀彧上前,“送到桥边,给天下看。”

“再备一物。”

郭嘉道。

“何物?”

郭嘉从袖里抽出一只旧匣。

匣很薄,薄得像一本被翻烂的经。

荀彧接过,打开。

里面是几页残纸。

纸上写着很细的字:“《养蚕法·太素卷》残:以四时为度,以火为息。

蚕喜静,喜鼓,恶香。

冬以盐温,夏以水清。

丝入纸,纸不腐;丝入印,印不乱。”

荀彧的眼在那行字上停了很久,抬眼时心里的石忽然轻了许多,“你从哪里得来的?”

“旧庙台阶下。”

郭嘉淡淡,“有人把它藏在一块没磨平的砖底下。

——太素观曾在这里讲过经。

经没了。

砖还在。”

曹操笑了一下,笑意抬到眼里,又落下来,“你连经都想好了。”

“我想的是‘名’。”

郭嘉道,“这几页纸要让人看见,不要让人看懂。

看见就够。

——‘王师有法,不扰民’四个字,要有人信。

信了,丝票的‘安’,就稳。”

荀彧把那几页残纸合上,收在怀里。

桥边的风掠过,掠起薄布的一角。

布下的字露出一个直笔。

直笔斩下去,像一把刀。

刀不是杀人用,是割开的。

割开的是一条路。

路有名,名在天子上,也在人心上。

……

午后,照影柜前的队排得不长,人却不散。

有人来了看一眼,又退到旁边。

旁边有人低声问:“真的不加息?”

柜前的吏轻轻笑,“不加。

夜里不兑。

白日兑。

兑的时候,只问名,不问来路。

问名,是为了明年还认得你。”

人群里有人笑:“明年?”

“明年你也要吃饭。”

吏把‘安’印按在票上,印底的“盐星”

在阳光里闪了一瞬,“活着的人,明年都会来。”

笑声在阳光里散了,散成一阵很轻的暖。

暖里掺着姜味。

姜味多了一把。

粥棚里的人把碗端得更稳。

碗稳的时候,手会慢一点。

慢一点的时候,眼会亮一点。

……

夜里,暗影之眼汇回第一张“金蚕脉络图”

图不大,只一张轻薄的绢。

绢上的线像雨丝,被风吹得倾斜,却都朝同一个方向。

方向写着两字:回流。

荀彧看着那张图,胸口的铃沉了一晚,终于轻轻响了一下。

他抬眼看郭嘉。

郭嘉也抬眼。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了一下,又分开。

像两根绷在同一口弓上的弦,各自收住力。

“活种?”

荀彧问。

“到一半。”

卫峥道,“另一半在路上。

被人截,未见血。

——留下‘白帛记’。”

“袁氏。”

程昱笑,笑里有一点兴味,“他要跟我们赌‘息’。”

“他赌的是快。”

郭嘉摇头,“我们赌的是久。

——让他去快。”

他把视线转回图上,指尖落在许都的那一点,像落在一个尚未燃尽的炭上。

炭出一点看不见的红。

他轻轻道:“明日,新样丝票,出三问。”

“哪三问?”

荀彧问。

“问‘印’:何为‘安印’之短收笔。

问‘线’:何为‘金线微纹’之真。

问‘盐’:何为‘盐星’之涩。

问是问,答不答不紧。

只要人读,影子就慌。”

程昱笑出声,“你在教人识假。”

“我在教人识真。”

郭嘉微俯身,咳了一声,手掌按在匣盖上,像按住一只试图从木盒里飞出来的虫,“识真之后,人就会自己把假丢进水里。

——影子,最怕水。”

帐外的雨又细了一阵,细得像有人用手指从天边拧出的一线水。

水顺着新铺的路往北。

路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钢铁先驱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