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36章 神鬼之工从石头开始

第36章 神鬼之工从石头开始(1 / 6)

天刚破晓。

濮水边的石坡像一面尚未醒透的灰镜,冷光从水面爬到岩缝里。

工正把蜡线搭在石脊上,铅垂锤落得笔直,叮的一声,像给一天的秩序定了个准头。

天工司的官吏持册站在风里,记录“色号、纹理、走向”

程昱披斗篷立在岩腰,脚下是被打下半截的巨石,纹理如鱼鳞,朝东微微倾。

郭嘉站在他右后,指背的薄茧按在石皮上,耳里听的不是风,是石内极细的声——像有人在很深的地方磨刀。

“这块太脆。”

程昱用手指一敲,声短。

“取下边那一排。”

郭嘉道,“纹理顺水。

做‘逆齿’的恰好。”

“‘逆齿’要厚。”

程昱偏头,“厚不碎。”

“厚也得有口。”

郭嘉弯腰在石面画了个细小的凹槽,“齿太钝,咬不住水。”

石匠把墨线压下,叠着布垫落锤,铁声一下一下落在潮里。

打第一锤时,蔡文姬恰从堤上走过。

她披一件浅色的短斗篷,手里夹着一方布,布角露出一截断弦。

她没有靠近,只远远停住。

石声很稳,稳到她能分辨出每一下之间的差距。

她轻轻眯起眼,把那差距默记——三声齐,一声轻,五声齐,一声重,七声齐,停。

她心里知道,有人把“节律”

灌进石头里了。

天工司第一道“石法”

就在堤上立了简短四条:其一,凡取石,先辨纹后落锤;其二,凡立石,先认口后铺沙;其三,凡合缝,必留呼吸;其四,凡刻记,蛇目一点。

榜不长,人一眼看完。

里正领着民夫将竹牌传过来,竹牌背面刻着今日蛇目的位置,细得像米粒,亮得像针尖。

“石得有‘口鼻’。”

郭嘉沿堤行走,手背扫过每一块将要入水的石,“口对水,鼻对风。

口是咬水,鼻是吐气。

你若让它闷住,石会脾气重,表面不动,肚里却涨。”

工正笑:“军师说石,像说人。”

“石就是人。”

程昱接过话,“人站得稳,脚跟在;石立得稳,‘肚’在。

空隙不对,肚气拧,一股洪水就能让它翻脸。”

他转身径自去看“喉”

喉是堤内最低处到内渠的“转门”

,三块巨石作门框,横梁仍是木,石化做“牙”

牙齿一上一下交错,水过时被迫放慢步。

两侧再各埋一排半没不露的“石枕”

,人踩上去脚感沉,但不滑。

木匠抱怨木梁太轻,程昱摇头:“轻才知声,声变即病。

石压得住力,木报得出信。”

郭嘉把手搭在那根木梁上。

木还新,松脂味重。

他闭了一瞬眼,胸腔里的那口黑风与木梁出的低鸣对上了调,躁意退了一线。

他睁眼,向工正点头:“记住今天这个声。

三月后声若厚了,是石里太闷;薄了,是口鼻堵了。

都不好。”

“记在木上。”

蔡文姬开口,她不知何时已到他们身旁,指尖点了点梁面,“刻三道细槽,三重时刻,声变时对照。

耳会骗,木不骗。”

“好。”

程昱当即让匠人刻。

他不是藏私的人,有用的东西,立刻成法。

堤下水面泛起一圈小涟漪,北风把云从高处揉开。

第一车“石齿”

下堤。

四个壮汉抬,两个从旁用楔子勒着节奏。

郭嘉让他们停在半坡,把楔子换成粗麻绳,又让人从井口提来一桶盐水,把粗麻绳浸透,抻紧。

盐水干后,麻绳不易滑。

那绳像一条暗杖,紧紧攥住石的“腰”

“从今天起,搬石一律盐绳。”

程昱吩咐,“省下一条命,便省十条手。”

“石头也要刻令。”

郭嘉补,“凡入喉之石,下边角刻蛇目点,一日一换。

谁敢在夜里换石,没点,明日一验便见。”

“你这‘点’把贼的手也锁了。”

工正笑。

“锁的是心。”

郭嘉淡淡,“人既怕看见,便不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