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3章 帐中囚徒诸将的嘲笑

第13章 帐中囚徒诸将的嘲笑(3 / 8)

停酒,看谁抱怨最大,那人最靠近‘消息’。

第三封,库口。

把库吏换两个局外人,账交接时只许‘对列’,八口同读,不许添字。

三口一封,营中乱象半止。”

“定一旗?”

乐进问。

“定的是‘帐前旗’。”

郭嘉看了那面垂着的主旗一眼,“今日旗向东微偏,偏的不应是风,是人。

旗角卷得像被手指拈过。

把旗换一面,以‘两斜缝’法缝,缝线越少越不易作怪。

旗不乱,心就稳。”

“换一鼓?”

夏侯渊疑惑。

“换的是更点鼓。”

郭嘉道,“昨日探骑试路,听的正是我军鼓点。

今夜更鼓换节,短长短长,像‘无序’。

敌探若再来,他会以为我军‘乱’,不敢动。

我们守。

明日再改回正点,再换人。”

诸将默了一会儿。

换鼓这种事,不过一细节,却偏偏是“细节见功夫”

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打惯硬仗的人,嘴上不服,心里其实在过一遍这三件小事摆下来后的样子。

营气会不一样。

人心会稳一点。

脸面会硬一层。

“第三问。”

夏侯惇咬字,“你来见主公,求什么?”

“求一个‘门’。”

郭嘉答,“门的另一头,是‘权’。

权有余火,我不敢直握,只求蹭一星尾焰暖手。

暖了手,好写字。”

“写什么字?”

曹洪嗤笑。

“写‘活’。”

郭嘉把枷链抬了一寸,“活着,才谈赢。”

荒唐。

简直荒唐。

有将忍不住笑出声。

笑声像豆子撒在铁盘上,叮叮当当。

嘲笑是军营的一部分,粗粝又真实。

他们笑这囚徒口气过大,笑他病骨撑起的志向不合时宜。

可笑声里,又夹着一点别人听不出来的东西。

屏风后的人没有笑,他轻轻地咳了一声,像把一粒沙从嗓子里抖开。

“按他说的,去验。”

那人的声音,终于越过火光,落出来。

不高,却把每个人的后背都拨直了一指,“灰、盐、绢、红隼。

亥时前,摆好。

更鼓,改。

旗,换。

酒停半日。

善谈者去搬袋,闭嘴者来听令。”

“诺。”

一声应下,像刀落鞘。

“至于枷……”

那人顿了顿,“留着。

等‘验’完,再解不迟。”

“遵命。”

曹仁抱拳。

将军们散出一部分去传令。

帐里的人少了些。

火盆轻响,像猫在睡梦里动了动爪。

郭嘉站在原地,屏风上的墨竹抖了一下,像风过。

那人重新拿起狼毫,蘸墨,轻轻地,在帛纸上写了一个字。

那字的第一笔极轻,第二笔极重。

郭嘉从很远的角度瞥到了笔意。

他知道那是个“定”

字。

定军心,定人心,定自己。

他在心里把“观星策”

缓缓拨到下一格。

【寿命:48:28:o3】

【天道排斥:微降】

【因:立‘验’为证(小),近权柄尾焰(微)】

【注意:杖影在左,屏后人肺有寒】

他把最后一行提醒压了下去。

那不是眼下该说的话。

救主公的肺寒,和救这一营人的脸,是先后有序的两件事。

先顾脸,后顾肺。

他忍住了医女的名字——他从未见过她,可他知道帐中必然有一个走动轻、手脚稳、裹头巾的人。

他知道军中每一个“必须”

的存在,即便从未与她打过照面。

果然,下一刻,一个裹着浅灰头巾的女子弯腰从边门进来。

袖口卷得利落,手里端着铜盆,盆里是热水与消毒用的青木灰。

她的眼不看帐后,不看诸将,她只看每一个人的手指缝是否有血,是否该洗。

她走路不响,像一缕不惊人眼的风。

——女主角视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