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别着个黑色夹,手里拿着个待修的特斯拉充电桩,线头上还缠着半截蓝色电工胶布。
“正好,这个昨天坏了,车主急着用,说今天要跑长途,你看看能不能修。”
陈阳放下保温桶,从工具箱里拿出万用表,动作熟练得像在自己家一样。
他先把充电桩插上电,万用表的红色探针轻轻搭在正极接口上,黑色探针接负极,眼睛紧紧盯着表盘,睫毛低垂着,侧脸的线条在晨光里显得格外认真。
“是保险丝烧了,还有这根地线接触不良,氧化得厉害。”
他指着电路板上一个黑的焊点,指尖轻轻碰了碰,“得重新焊一下,再换个2oa的耐高温保险丝,不然下次充电时电流过大,还会烧。”
林晓冉的父亲林师傅从里屋出来,手里端着杯热茶,杯壁上还沾着点茶渍,看见陈阳就笑:“你就是王阿姨说的小陈吧?看着就踏实,不像以前来的那些小伙子,油嘴滑舌的。”
他蹲在旁边看陈阳操作,手指点了点电路板上的电容,“我这老骨头,对新能源车的电路实在摸不透,上次修个比亚迪,查了半天都没找到问题,还是晓冉查资料到半夜,才弄明白是电池管理系统出了故障。”
陈阳的耳朵又红了,手里的电烙铁稳稳的,没有一丝晃动。
焊锡融化后滴在电路板上,凝成颗圆润的银珠,和周围的焊点完美融合。
“林师傅,我还有很多要学的,您多指点我。”
他说话时没抬头,注意力全在手里的活上,那股认真劲儿,让林晓冉想起自己第一次独立评估二手车时的样子——紧张又专注,生怕出一点差错。
中午吃饭时,林晓冉从附近的食堂打了三份饭,两荤一素,还特意多要了份西红柿炒蛋。
陈阳打开保温桶,里面是洗得干干净净的西红柿,个个红得亮,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这是我爸种的,他说让你尝尝,比外面买的甜,没打农药,洗干净就能吃。”
他用筷子夹起最大的一个西红柿,小心翼翼地放进林晓冉的碗里,筷子碰到她的碗沿,出轻轻的“叮”
声,耳朵又开始烫,连脖子都红了一片。
林师傅喝着白酒,看着两个年轻人低头吃饭,时不时偷偷对视一眼,突然开口:“我这姑娘,以前介绍的对象不少,不是嫌人家没本事,就是嫌人家太油滑,总说‘不踏实的人,靠不住’。”
他呷了口酒,眼神里带着点欣慰,“其实我知道,她就是想找个踏实干活、不吹牛的,像你这样,修东西比说话多的,最合她的脾气。”
陈阳的脸埋在米饭里,只露出双红的耳朵,连扒饭的动作都慢了不少。
林晓冉偷偷踢了踢他的工装裤腿,见他猛地抬头,像受惊的小鹿似的瞪圆眼睛,又赶紧低下头,用筷子戳着碗里的西红柿炒蛋,憋不住地笑。
“快吃啊,菜都要凉了。”
她把自己碗里的红烧肉夹给他一块,“我爸炖的肉,你尝尝,比外面餐馆的还香。”
陈阳的耳朵更红了,接过肉的手都在轻微颤,塞进嘴里时差点烫到舌头,却还是含糊着说“好吃”
。
林师傅看在眼里,放下酒杯笑出声:“这小子,平时在自家店里吃饭狼吞虎咽的,今天倒跟个姑娘似的斯文。”
陈阳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去,闻言差点呛到,林晓冉赶紧递过水杯,指尖碰到他的手背,两人又像触电似的缩回,却都忍不住偷偷看对方,食堂里飘着的油烟味,似乎都裹上了点甜意。
吃完饭,陈阳主动收拾碗筷,连碗沿的油渍都擦得干干净净。
刚把碗放进消毒柜,外面就传来汽车的鸣笛声——一辆比亚迪汉停在店门口,车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满头大汗地冲进店里:“师傅!
麻烦帮帮忙!
续航突然从五百公里掉到两百公里,我下午还要去接客户,这可怎么办啊!”
陈阳立刻拿起工具箱,跟着车主跑出去。
他先打开引擎盖,用诊断仪连接车载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飞快跳动,他皱着眉看了半天,手指在键盘上快敲击,调出电池组的详细参数。
“是第三节的电芯出问题了,电压只有28v,正常应该在37v左右。”
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可能是之前充电时电压不稳,导致电芯受损,得拆开电池包换电芯。”
林晓冉也凑过去看,两人的肩膀时不时碰到一起,她能闻到陈阳身上淡淡的机油味,混着刚才西红柿的甜味,格外让人安心。
“拆电池包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