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抬头望向夜空,一边是紫禁城方向隐约可见的巍峨轮廓,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秩序;另一边,是隐匿在京城各个角落的江湖暗流,代表着反抗、义气与混乱。
他,韦小葆,如今就站在这两者尖锐对立的交叉点上。
然而,他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彷徨与撕裂感。
相反,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笼罩着他。
皇宫与江湖,庙堂与草莽,在他眼中,不再是纯粹感性的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简单对立。
它们更像是两个运行着不同规则,却又彼此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
康熙代表着“秩序系统”
,追求稳定、控制与集权,其资源庞大,但内部掣肘也多,规则相对明确。
江湖则更像一个“混沌系统”
,充满不确定性,依赖个人武力、人情关系与信息不对称,规则模糊却充满活力。
而他韦小葆,拥有着一套越这个时代局限的方法论——理性的思维、科学的工具、系统性的分析能力。
这套方法,如同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
,让他能够同时理解并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应用环境”
中运行。
在皇宫,他用逻辑和实证完成皇帝交付的任务,用技术能力展现价值,用信息管控规避风险。
在江湖,他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局势、破解谜题、积累声望、管理资源。
“感性的江湖,也需要理性的灯塔。”
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弧度。
这灯塔,并非要泯灭江湖的血性与激情,而是要在迷雾与混乱中,提供一种确定性的指引,一种更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
他不再仅仅是周旋于两者之间的双面间谍,而是正在尝试成为那个用理性之尺,去重新丈量、甚至重塑这两个世界运行规则的“变量”
。
从凭借理科思维在紫禁城立足,到运用科学方法纵横江湖,至此告一段落。
他不仅保全了自己,更赢得了康熙更深层的倚重、陈近南对其能力的认可,在江湖中初步建立了“科学侠医”
的声望,更重要的是,在那位清冷少女阿珂的心中,成功种下了一颗名为“好奇”
的种子。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吴三桂的威胁、康熙的期待、陈近南的托付、与阿珂尚未明朗的关系……无数变量交织。
但韦小葆已然确信,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他最大的依仗,并非运气,并非口才,而是他那颗坚信“万物皆可建模,万事皆有逻辑”
的、属于现代理科生的头脑。
理性的光芒,已为他照亮前路。
而这双面的人生,他必将走得更加游刃有余。
(第二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