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22章 黑火药的精量使用

第122章 黑火药的精量使用(1 / 2)

爆破点的精密计算,如同为“冰河葬敌”

计划绘制了精准的解剖图,指明了何处下刀最为致命。

然而,图纸上的坐标与理论,必须通过现实中的火药才能转化为毁灭的力量。

韦小葆深知,在这个环节,粗糙的经验主义是最大的敌人,“差不多”

的心态足以葬送整个计划。

他需要的,是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破坏力。

肃州大营深处,一座新辟出的、戒备森严的独立院落成了“爆破队”

的专属工坊与试验场。

这里由韦小葆直接掌控,参与人员皆是经过严格筛选、背景清白、心思缜密且精通火药操作的工兵。

院内听不到寻常军营的操练声,只有低沉的研磨声、谨慎的称量声以及韦小葆清晰冷静的讲解声。

韦小葆站在一张长条案前,案上摆放的不是刀剑,而是各种器皿:大小不一的铜秤、标准重量的砝码套装(由工坊精心打造)、细罗、玛瑙研钵、以及分门别类存放的硝石、硫磺、木炭粉。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石和硫磺特有的气味。

“以往军中用药,多凭手感,言‘一捧硝,半把磺,一把炭’,”

韦小葆拿起一小撮乌黑的粉末,对围拢在身边的爆破队员们说道,“此法用于寻常爆破或射药尚可,但于我等今日之事,无异于儿戏。

我们要的,不是震天动地的巨响,而是恰到好处的破碎。

多一分则浪费火药,甚至可能过早惊动敌军,或使冰层破碎模式失控;少一分则威力不足,无法引链式反应,贻误战机。”

他拿起一套标准砝码,语气严肃:“故,自今日起,所有用于此计划的火药,必须‘精量’制作。

每一份药包,其成分比例、总重、装填密度,都必须严格遵循定值,分毫不能有差!”

他随即宣布了严格到极致的操作规范:

一、原料提纯与标准化。

要求供应而来的硝石、硫磺必须经过二次提纯和研磨,确保纯度与细度达到标准。

木炭粉则统一采用特定树种烧制、研磨后过标准细罗,确保颗粒均匀。

所有原料入库前,需取样由专人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配比的绝对精确。

韦小葆根据这个时代黑火药的最佳实践和本次爆破的特殊需求(需要一定的猛度而非持久力),确定了硝、磺、炭的精确质量比例(例如75:1o:15的近似值,但具体数值他做了微调)。

他下令制作了大量标准大小的“量药勺”

,每一勺的容量都经过精确标定,对应固定的重量。

同时,所有混合过程,必须使用标准铜秤进行最终复核。

三、混合工艺的规范。

摒弃随意搅拌。

韦小葆规定了标准的“湿法”

或“干法”

混合流程(根据安全性选择),要求操作人员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足够的时间,确保混合均匀,避免成分分离。

混合好的火药,立即装入特制的、防潮的厚纸筒或薄皮囊中,形成标准药包。

四、药包的标准封装。

每个标准药包,都严格称重,并在外部用防水墨笔标注其净重、配制日期、配制员代号。

药包的大小和形状,也根据预设爆破孔的大小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便于快、紧密地填装。

五、实地试验与校准。

理论计算出的装药量需要实践验证。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韦小葆亲自带领爆破队,秘密前往远离主战场的一处荒僻河段,这里冰层结构与目标区域相似。

他们按照计算,在几个试验点钻取标准孔径和深度的冰孔,然后严格按照流程,填入不同重量(围绕理论值上下微调)的标准药包。

“预备,放!”

随着韦小葆一声令下,引信被点燃。

“轰!”

“轰隆!”

几声闷响接连响起,冰屑纷飞。

队员们迅上前测量爆破效果:冰坑的直径、深度,裂纹延伸的范围和方向……

韦小葆仔细记录着每一次试验的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

他现,由于冰层并非理想均匀介质,实际所需的装药量比纯理论计算要略高一些,才能达到预期的裂缝扩展效果。

他立即根据试验数据,对八个爆破点的最终装药量进行了微调,并再次强调了装填密度和爆破孔密封的重要性(良好的密封能增加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回生产日,拒养白眼狼 我本忠臣,你们却让我谋反当王?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谁说离婚活不了?美艳娇妻横着走! 嫡姐人淡如菊?我改嫁她相公! 娶妻就涨帝王运?我怒收三千佳丽! 机长大人,夫人已经带球离婚了!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 摄政王捡我回家,白眼狼亲爹埋了吧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