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02章 参谋部的建立

第102章 参谋部的建立(1 / 2)

西北边陲,肃州大营。

风卷着黄沙,扑打着营寨的辕门,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皮革和尘土混合的粗粝气息。

与京城的繁华精致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原始而肃杀。

大营内,人员嘈杂,车马辚辚,虽显繁忙,却透着一股子各行其是、缺乏统筹的混乱感。

韦小葆一身戎装,外罩钦差蟒袍,站在临时充作帅府的原总兵衙门大堂内,眉头微蹙。

他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粮秣册、兵员名簿、军械清单,以及绘制的颇为粗糙的周边地图。

几位原在此地驻守的副将、参将垂手肃立一旁,神色间恭敬之余,难掩几分审视与疑虑。

这位空降的“娃娃大将军”

,虽有名分,但能否镇得住这群骄兵悍将,尚在未定之天。

“王将军,”

韦小葆指向粮秣册上一处模糊的记录,“去岁存粮数目与今春支出,为何对不上这许多?损耗条目记载不清,是虫蛀,是霉变,还是运输折损?各占几成?”

那位姓王的副将是个黑脸膛的粗豪汉子,闻言一愣,支吾道:“大帅,这……往年都是这般记的,些许损耗,军中常事,末将……末将也未曾细究……”

韦小葆没有斥责,只是点了点头,又转向另一位负责军械的参将:“李将军,营中火器,完好者几何?射程、精度、哑火率可有统计?与弓箭相比,在不同距离、不同天气下的杀伤效能,有无对比数据?”

李参将更是张口结舌,汗都下来了:“回大帅,火器……大致是好的……具体……这个……”

一连串问题问下来,几位将领面面相觑,额头见汗。

这位韦大帅不问排兵布阵,不问个人武勇,专盯着这些他们平日不甚在意的“细枝末节”

,偏偏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让他们难以招架。

韦小葆心中暗叹。

这就是传统的军队管理模式,依赖主将的个人经验和下属的粗略执行,缺乏系统性的数据支撑和专业化分工。

面对葛尔丹这种级别的对手,如此粗放的管理,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他不再为难这些将领,知道症结不在他们。

他转身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

片刻后,他将写好的奏折递给身旁一名钦差卫队成员:“六百里加急,直送京城,面呈皇上。”

然后,他看向堂下诸位将领,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诸位将军,备战之事,千头万绪,非一人之智所能及。

从今日起,本帅将组建‘抚远大将军技术参谋部’,专司敌情分析、军械改良、筑城设计、后勤统筹、数据核算等事宜。

原属各位职责暂不变动,但需全力配合参谋部调取数据、验证方案。”

“技术参谋部?”

众将愕然,这是个闻所未闻的机构。

“大帅,”

资历最老的副将张玉麟忍不住开口,他年约五旬,是沙场老将,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末将斗胆,这行军打仗,讲究的是临机决断,将士用命。

弄一群文人匠人来做参谋,只怕……只怕是纸上谈兵,误了战机啊!”

韦小葆看向他,语气平和却坚定:“张将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从何来?靠猜?靠估?葛尔丹有多少战马,每日需多少草料?其补给线最脆弱处在何处?我军筑城,何种地形最宜,何种结构最固,用料几何,工时几日?这些,都不是拍脑袋能想出来的。

我们需要更精确的‘知’。”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打仗,打的是国力,是后勤,是信息,是技术。

匹夫之勇,可为一战之锋,却难定全局之胜。

本帅要建的,就是能让诸位将军的‘勇’,用在最该用之处的大脑和眼睛!”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异的冷静和说服力,让众将一时无言。

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韦小葆的身份和那份直达天听的奏折,让他们不敢明着反对。

十余日后,康熙的批复连同第一批“参谋”

抵达了肃州大营。

批复只有两个字:“准奏。”

而来的人,则让大营众将更是瞠目结舌:工部营缮司的几位老匠头,钦天监的两位精于测算的博士,户部清吏司的几名擅长钱粮核算的主事,甚至还有两名精通绘图和测量的画师。

这些人,与人们印象中羽扇纶巾的“军师”

形象相去甚远。

韦小葆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穿越死神世界从获得斩魄刀开始 不治邪医 缺资源?别急,我去外星出个差 肖雪燕吴云 重生之剑起斗罗 都市至尊神医徐文东林伊人黄蕊蕊 宝可梦:犯贱后全世界都吻了上来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海贼:开局抢错果实,我竟无敌了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