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倒地,被多重束缚的他想再站起来,将难如登天。
届时,埋伏在外的侍卫再一拥而上,以特制的渔网、铁链加以固定,便可万无一失。”
韦小葆将整个方案的流程、原理、应对各种意外的预案,条理清晰地阐述完毕。
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炭笔留下的草图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康熙背着手,在书房内缓缓踱步,眉头紧锁,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这个方案太过离奇,完全颠覆了他对“擒拿”
的认知。
不用高手,不靠兵刃,而是依靠机关算计和药粉烟雾?这听起来更像是市井传奇,而非庙堂谋略。
然而,韦小葆之前展现出的种种“神异”
,以及那令人信服的91ot分析,又让他无法轻易否定。
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确实精准地击中了他所有的顾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侍卫的伤亡风险,避免了与鳌拜正面武力冲突,尤其重要的是,将皇帝本人置于绝对安全的幕后。
风险在于,这套闻所未闻的“奇术”
是否能真的奏效?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
良久,康熙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韦小葆:“小桂子,你有多大把握?”
韦小葆没有夸口,而是理性地回答:“回皇上,任何计划皆无十成把握。
但此方案基于确凿的物理、化学原理,只要材料足够精良,制作足够精密,演练足够纯熟,成功概率远高于传统方法。
且此方案核心在于‘控制’与‘削弱’,而非‘击杀’,容错率相对较高。
即便不能瞬间制服,只要能成功限制其行动、干扰其感官,为侍卫创造机会,便算成功大半。”
他的冷静与客观,反而增加了话语的可信度。
康熙深吸一口气,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决断:“好!
朕就信你这一次!
此事由你全权负责筹划,需要什么材料、人手,直接向朕禀报,朕一律准予!
记住,此事关乎社稷安危,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奴才领旨!”
韦小葆躬身应道,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科学的利剑,终于获得了出鞘的许可。
一场以紫禁城为舞台,以物理学和化学为主角,针对当世第一勇士的擒拿大戏,正式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