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0章 小桂子的工程实践

第20章 小桂子的工程实践(1 / 2)

随着一个个“小玄子的科学疑问”

被韦小葆用各种巧妙的比喻和简易实验逐一拆解,康熙对这位“小桂子”

的信赖与依赖与日俱增。

单纯的问答和理论探讨已经无法满足他蓬勃的求知欲和动手实践的渴望。

他不再满足于知道“为什么”

,更想知道“怎么做”

而韦小葆,也意识到是时候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成果,进一步巩固这份特殊的友谊,并展示自己的“实用价值”

机会源于一次在宫墙上的远眺。

康熙指着远处模糊的西山轮廓,略带遗憾地说:“若是能看得再远些、再清楚些便好了。

古人有望远之术,谓之‘千里眼’,不知是何等奇巧。”

韦小葆心中一动,知道展示工程实践能力的时机到了。

他恭敬地回答:“小玄子,那‘千里眼’的道理,奴才或许能琢磨出一点门道。

就是需要些材料试试。”

康熙闻言,眼中立刻迸出强烈的兴趣:“需要什么?尽管说!

朕……我让人去准备!”

韦小葆没有索要水晶或玻璃透镜——那太过扎眼,且难以加工。

他选择了一条更低调、更符合他“自己琢磨”

人设的路径。

他请求康熙提供几块透明度尚可、厚度不均的天然水晶边角料(宫中库房多有储存),一些质地均匀的硬纸,少量的动物胶,以及最细的墨线和测量工具。

材料很快备齐,送到了御书房旁一间临时拨给他使用的小小工坊——这本身已是莫大的信任和恩宠。

韦小葆的第一步是“光学材料评估”

他利用晴天阳光,将不同水晶片对准宫墙,观察其成像质量,评估其曲率、透明度和色差。

他筛选出两块相对平整、杂质较少的水晶片,一块略厚(可作物镜),一块略薄(可作目镜)。

接下来是“镜筒设计与制作”

他用硬纸精心卷制了两个可以套叠的圆筒,接口处用胶仔细粘合确保稳固不透光。

内壁用墨汁涂黑,以吸收杂散光。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确保圆筒笔直,套叠顺畅。

他反复测量、修正,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机械加工。

然后是最关键的“光学系统组装”

他根据粗略估算的焦距,将那块较厚的水晶片(物镜)固定在外筒一端,较薄的水晶片(目镜)固定在内筒一端。

他不断调节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通过伸缩内筒),对着远处一个小窗格进行调试。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微的触觉反馈。

康熙几乎每天都会跑来“视察”

进度,看着韦小葆像个小工匠一样埋头苦干,摆弄着那些水晶片和纸筒,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他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看着,偶尔帮忙递个工具,仿佛也沉浸在这种创造的乐趣中。

几天后,韦小葆的“工程实践”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他将那个看起来颇为粗糙的硬纸筒递给康熙,指导他如何将眼睛贴近目镜,并调节内筒长度。

康熙将信将疑地接过,按照指示,将纸筒对准窗外远处的一座宫殿屋顶上的脊兽。

下一刻,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身体瞬间僵住,握着纸筒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透过那小小的水晶片,远处那只原本只是一个模糊小点的鸱吻,仿佛被瞬间拉到了眼前!

上面的鳞片、张开的嘴巴、甚至斑驳的彩绘,都清晰可辨!

“看……看到了!

朕看到了!

好清楚!

就像在眼前一样!”

康熙的声音因兴奋而有些变调,他猛地转过身,脸上是无法抑制的狂喜,一把抓住韦小葆的胳膊,“小桂子!

你……你真做出来了!

千里眼!

这就是千里眼!”

他如同一个得到了最心爱玩具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再次举起纸筒,对准更远处的景物——宫墙外的树梢、更远处街道上移动的人影(虽然依旧模糊,但已能分辨轮廓)……每看清一处,便出一声低低的惊叹。

“妙!

太妙了!”

康熙放下望远镜,激动地在地上踱步,“这原理……是不是就是利用水晶片,让光……‘拐弯’,把远处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嫡姐人淡如菊?我改嫁她相公! 重回生产日,拒养白眼狼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 机长大人,夫人已经带球离婚了! 我本忠臣,你们却让我谋反当王?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娶妻就涨帝王运?我怒收三千佳丽! 谁说离婚活不了?美艳娇妻横着走!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摄政王捡我回家,白眼狼亲爹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