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美国汽车工业衰退一样,基本上就是美国人是自己人玩死自己的汽车工业。
那时候美国在七十年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然后当头一部《马斯基法案》,用汽车尾汽认证直接将所有车企一掌拍死。
在美国汽车企业被尾气环保要求折磨的欲生欲死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公会就对企业无限制地提条件,甚至还弄出个工作赈济处。
如果工厂倒闭,工人可以到这里呆着,随便干啥都行,看报纸丶喝咖啡丶聊天都行,但仍然能从母公司领到95%的工资,最后是每一个干活的工人要背上三四个人不干活工人的成本。
最后被折腾的实在受不了三大汽车公司,不得不将产能搬出美国,而有些公司受不了折腾直接破产,美国汽车工业就此衰落了。
那麽,除此之外,工会还在阻碍产业技术的发展,别说码头工人排斥自动化,就连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人,同样也反对自动化,而且这也不是新要求了,一直都有。
所以,什麽事情都是如此,过犹不急。
「那麽我们的收入增长率,你们是怎麽考虑的。」
「阁下,在过去的几年中,劳工部联合多个研究机构,对企业经营和工人收入进行了分析,在考虑企业利润以及设备损耗,更新等情况下,收入增长水平应该是经济增长水平的90%。
而基于企业整体利润和促进投资等方面的考虑,80%的水平,是一个基本线,只要维持这个基本线,投资者丶企业可以从中获利,而劳工也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想了想,田永哲又说道:
「当然,我们必须要确保一点,就是限高增低,也就是限制企业高管收入增长,确保企业普通员工收入增长水平。
这样才能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从中受益,如果让高管吞噬了发展红利,那麽普通员工势必会变得越来越穷……」
在说出这些话之后,田永哲看着阁下,想了想他用稍微低沉的语气说道。
「而劳工部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这当然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在这里所努力的,所创造的不正是这一切吗?」
说着话的时候,李毅安站起身来,他迈着步子走到了窗边,凝视着窗外说道。
「曾经有人问过……我想要得到什麽?」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李毅安说道:
「其实我想要的非常简单,我想要的仅仅只是在这里所有人都能够幸福的生活着,
在这里,每个人可以凭藉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成功。」
话音落下之后,站在窗边的李毅安凝视着窗外,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或许这是一场社会实验。谁知道呢?
因为人类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社会,也没有人知道如何构建这样的社会?
任何社会实验都是残酷的,因为一旦失败,那必定是万劫不复的。」
社会实验从来都是残酷的,就像高棉的那位一样,直接来个去城市化,嗯,其残酷程度只有当地人才能够感受得到。
正是这个社会最现实最残酷的地方。理想主义者无论进行任何社会实验,最终都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其实,也正是理想主义者最大的特点,他们永远用理想去代替现实。
相比于那些理想主义者,李毅安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更多的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