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宿主的梦 > 第171章 可汗记得给钱

第171章 可汗记得给钱(1 / 2)

楼下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在青石板路上“笃笃”

作响。

不多时,一队穿皂衣、佩弯刀的巡城武侯便立在了茶楼门口,为两人腰悬铜符,神色肃穆。

而队伍后头,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少年——男孩穿月白短打,腰间别着柄短剑,眉眼间透着股出年龄的沉静;女孩梳着双丫髻,蓝布裙角沾着点尘土,手里攥着个绣帕,眼神却亮得像淬了光。

杨广正低头跟始毕凑在一起数碎银子,听见动静抬头,目光扫过那对少年男女时,忽然顿住了——男孩眉骨的弧度、女孩抿唇时的模样,竟让他觉得莫名眼熟,像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具体的场景,只觉得心口隐隐暖,指尖都下意识地顿了顿。

掌柜这时凑过来,对着那对少年低声说了几句,又指了指杨广和始毕的方向。

少年男女的目光立刻转了过来,落在杨广身上时,带着几分探究,又藏着点不易察觉的冷漠。

男孩先开口,对着武侯吩咐道:“再调两个小队,去西城门候着,若见商队出入,先拦一拦。”

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

吩咐完,两人又朝杨广看了一眼,男孩往前迈了半步,语气算不上热络,甚至带着点淡淡的疏离:“二位,走吧。”

杨广这才回过神,心里的狐疑更甚——这对少年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竟能使唤巡城武侯?可不等他细想,始毕已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先跟着走。

杨广只好压下满肚子疑问,跟着武侯往楼下走,路过少年身边时,女孩悄悄抬眼,飞快地看了杨广一眼,又迅低下头,攥着绣帕的手紧了紧。

出了茶楼,一行人往城外走。

到了二里地外的老槐树下,早有两队穿常服的侍卫候在那里,见杨广和始毕过来,忙躬身行礼。

始毕挥了挥手,让侍卫们跟上,一时间,武侯、侍卫、少年男女,还有杨广与始毕,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三方原的方向去。

风卷着槐树叶“沙沙”

响,杨广走在队伍中间,时不时回头看那对少年——越看越觉得眼熟,可记忆里偏偏像蒙了层雾,怎么也想不起来。

倒是始毕凑过来,低声道:“这两个孩子,看着不一般,定是文渊派来的人。”

杨广点点头,心里却仍存着疑:若真是文渊的人,为何自己会觉得眼熟?

一行人刚三方原文渊大帐,萧皇后早已在帐外等候,见杨广和始毕平安回来,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不等两人开口,她先接过武侯递来的账单,利落从袖中取出银锭付了,又吩咐侍女带少年男女去偏帐歇息,少男少女看了一眼文渊,见文渊轻微的点了点头,虽按着萧皇后的吩咐去了。

处理完这些,才拉转身追问起今日的遭遇。

杨广和始毕你一言我一语,把定襄城里的见闻说了个遍:从平整的水泥马路、规整的红砖房,到张氏羊汤的孜然香,再到菊香茶楼里的说书声,最后提到被《隋唐演义》气到砸了茶桌时,两人仍忍不住咬牙,异口同声地骂道:“那个叫‘宿主’的混账东西,简直是胡编乱造!

别让我们逮着他,不然定要他好看……”

“咳。”

文渊的咳嗽声忽然从帐门处传来。

两人循声回头,只见他倚着帐帘,手里还掂着两本线装书,脸上憋着笑,却故意板起脸,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二位口中‘欠揍的宿主’,不巧,正是在下。”

话音落,他手腕一扬,两本书“啪嗒”

两声分别落在杨广和始毕面前的案上,封面上“隋唐演义”

四个墨字龙飞凤舞,右下角还歪歪扭扭题着个“宿主着”

“喏,这就是全本,你们要是还没听够,回去慢慢看。”

文渊说着,眼底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不过事先说好,书里的桥段,可别再对号入座了。”

杨广盯着那本书,又看了看文渊,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把自己编排得“城头落泪”

的作者,竟近在眼前。

始毕更是愣在原地,手里捏着书脊,指节都泛了白,方才骂人的狠劲全没了,只剩下满肚子的错愕。

“这书可金贵着呢。”

文渊指尖敲了敲案上的线装书,眼底藏着几分促狭的笑,语气却故作郑重,“算我送二位‘大王’的见面礼,往后茶余饭后,也多些消遣。”

说着,他转身走到萧皇后身边,微微倾身,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反贼 大明补牙匠 大宋第一女皇 天启大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剥夺金手指(清穿)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