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宿主的梦 > 第20章 马邑长城论战

第20章 马邑长城论战(2 / 3)

马旁,伸手在马鞍旁的行囊中摸索了一番,眨眼间,竟像变戏法一般,掏出两只双筒望远镜。

“你这人可真是……”

李世民一边从第五文渊手中接过望远镜,一边摆弄着,嘴里嘟囔着,“还有这么先进的玩意儿,却不早点拿出来,难不成你早就算计好了,想用这东西来和我做交易?李靖如今已然是马邑的最高军事长官了,你还想让他怎么升?再升的话,除非让他去生孩子了,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开起了玩笑,可随即话锋一转,“哎,话说回来,他不是一直倾心于追求你家红姐吗?这事如今进展得如何了?”

“这事儿啊,还得看红姐自己的心意,咱们旁人可干涉不了。”

第五文渊摆了摆手,将话题拉了回来,神色再度严肃起来,“还是把心思放回马邑的事儿上吧。

据我安插的探子传来的可靠情报,马邑现下有一股势力,已然被突厥收买,正在暗中谋划着造反,带头的正是刘武周。

另外,朔方的梁师都似乎也有了同样的苗头,情况不容乐观呐。”

李世民听闻,微微眯起双眼,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目光坚定,果断地回道:“行,那你先行一步,我这就回去,将此事详细禀报给家父。

之后,我便即刻启程前往马邑与你会合。”

站在马邑附近的长城上俯瞰仲夏晚景,暮色与生机交织成雄浑而诗意的边塞长卷:

夯土城墙在暮色里泛着赊来的胭脂色,桑干河裹挟着融化的雪山寒魄,在仲夏黄昏变得温驯。

河水漫过河滩上的红柳丛,将戍卒们晨起割下的马兰草冲成碧色绸带。

对岸阴山的雪冠早已消融,露出青灰色山脊,像突厥人遗落在草原的弯刀。

汉砖缝隙里钻出的地椒草正开着紫花,戍卒们说这是昭君出塞时落下的香囊所化。

箭楼阴影中躺着几具晒得烫的伏远弩,铁质望山烫得能烙饼,守卒们用井水浇出滋滋白气。

二十里外的沙碛地上,蜃气正幻化成连绵宫阙,引得新来的兵士对着海市指指点点。

暮鼓响过三通时,城头戍卒卸了甲,把汗湿的戎衣铺在排水槽上,槽底还嵌着几枚开皇五铢钱。

伙夫抬来用冰窖存着的酸酪浆,陶瓮外凝的水珠坠在斑驳箭痕里。

第一只流萤掠过女墙时,突厥牧人的火把已在五十里外的金河屯亮起。

斥候的马蹄惊起泽畔蓼花,淡紫花瓣混着密符书信,飘落在前朝留下的运粮渠中。

戍楼檐角的铁马忽然叮咚作响——这不是风,是万千蜻蜓乘着地气升腾。

老校尉摸出块汗巾擦拭横刀,刀刃映出南天狼星与烽燧青烟交织成线。

河滩芦苇深处传来蛙鸣,与更漏声渐渐合拍。

第五文渊负手立于长城堞口,暮色将他的身影熔入斑驳城砖。

指尖摩挲着城墙上千年风痕,忽觉胸臆间有股浩然之气翻涌,仿佛要将这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皆纳入诗囊。

然而搜肠刮肚间,却只余下一片空茫,连半句像样的诗句也挤不出来。

指尖无意识地叩着箭垛,忽闻远处胡笳破空,惊起不知名飞鸟掠过烽火台。

他灵光乍现,振衣而起,仰天吟哦:

"

秦时明月汉时关——"

声若裂帛,惊得巡城士兵驻足相望。

待第二句"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口,暮色中已有将士按剑而和。

当最后两句掷地有声地撞在城墙上,整个长城都仿佛在共鸣。

"

好!

"

声浪惊起芦苇荡里的白鹭,李靖按剑长笑,震得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好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

李世民负手望月,袍袖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

文渊此诗,怕不只是要保长城无恙,更要让阴山以北皆成我汉家儿郎牧马之地!

"

第五文渊垂眸浅笑,指尖在城砖上拂过。

他知道此刻月光正照着几十年后的某个夜晚,有个叫王昌龄的书生会将这诗刻进竹简。

而今晚,这四句诗将随着边关的风,掠过阴山,掠过草原,掠过突厥可汗的穹庐,最终成为整个时代的注脚。

待几人的情绪逐渐平复,第五文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目光直直地看向李靖,开口问道:“李大哥,你和我姐的事儿,如今进展得咋样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反贼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