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云一头扎进工作里。
原本她的理想,不过是多建点儿房子,多赚点儿拆迁费。
然后变成不交物业费,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现在,她现,要想幸福,必须出人头地。
在村里,面对的不过是村霸,无良的村干部,比他们有钱,比他们狠,他们就不敢给你小鞋穿。
出了村,世界大了,一抬头,现头顶还有圈层。
你想偏安一隅,可上头那些人,就喜欢踩蚂蚁。
他们活得太安逸了,所以太无聊,踩踩蚂蚁,找点儿乐子,好来消遣他们太过安逸的生活。
天王老子拿她当蝼蚁,她认了,可大家都是人,我又没惹你,凭什么踩我?
她往返于沪市和江城,跟原本不屑的顾谨文合作,在江城和浦东都建立了大型的工艺品厂,专攻海外市场,赚美刀。
什么“意大利”
,什么“法国”
,有点儿技术的工匠做点儿东西,就吹嘘什么“大师”
,“传承”
,“纯手工”
……
海外市场但凡做工精湛的艺术品,翻过来看产地,绝大多数都是国内代工的。
不就有人千里迢迢,花几万块钱的邮费,买回来一个国内生产的铁猴子吗?
国内不是没有技术,只是缺乏炒作。
秦梦云一口气注册了三个商标,一个洋名儿,注册地也是国外犄角旮旯的一个小岛,两个中文名,一个古风,一个现代。
古风的商标,就仿古做旧,把博物馆的那些,全部复刻下来,请的是豫州烟云涧村全套班底。
他们是专业的,专业到什么程度呢?做出来的东西,考古专家都能骗过。
公司合法,产品合法,但是秦梦云故意把卖场打造得不那么合法。
卖场分两部分,前厅和内室。
做工稍微粗糙的,明明白白标注工艺品。
做工精细的,我就不告诉你,是工艺品还是古董。
你愿意买,你就买,反正价钱喊得高高的。
现代的商标,那就老老实实卖现代工艺品。
但是要打造几位“大师”
出来。
一位大师,是两个人。
看上去老而道骨仙风的,提供形象,有实力且年轻精力好的,提供姓名和技术。
但是绝大部分产品,都来自于云梦村和滨江村的村民们,他们统称:“大师的亲传弟子”
!
至于洋商标,产品也是村民们做,但是东西就会稀奇古怪,乱七八糟一些。
成本极低,利润极高。
客户群体是那些对国外艺术非常向往的人,这部分人的数量庞大,所以产品也是三个商标里,卖得最好的。
这三个商标,初步估计,一年能为秦梦云创造上亿的财富。
刨去人工和物料,收入也相当可观。
而负责往外销售的顾谨文,赚得更多。
种韭菜的不赚钱,倒腾韭菜的赚钱。
秦梦云赚一个亿,那是营收,顾谨文赚一个亿,那是纯利润。
这倒不用心里不平衡,因为渠道本身就是销售里,最重要的一环。
就好比一部电影,写剧本的,搞美工的,搞拍摄的,都没演员赚得多,演员又没电影公司赚得多,电影公司花钱投资,却最终要给什么都不做的电影院分一半。
好在顾谨文很有良心,他把赚的钱,投入到顾卓然和秦梦云的慈善学校里。
用不了多久,慈善学校就会拥有全沪市最顶级的师资,以及全国最先进的教学设施。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所学校将会培养出无数优秀的人才。
当他们功成名就,反哺学校时,一切的投资,都会是值得的。
沪市赚的钱,秦梦云基本不拿回江城,都是全部又投到了浦东。
房子,在不停的建。
员工宿舍早就已经建够了,电影院,运动场,正在建设当中。
直接买国外的图纸建设,保证三十年内不落伍。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因为生活的便利,因为弄堂的滋味。
如今秦梦云将颠覆这个说法,要便利,比浦西更便利,老滋味欠缺,那就造得足够摩登。
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浦东人也可以做到,下楼走着,就能去公司上班。
江城这边。
秦梦云已经在着手,将水泥厂移出村子,全面开启旅游度假村的建设和打造。
比起赵长胜的支持和配合,陈三则显得更有自主意识和魄力。
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原本靠在铁路上打游击过日子的村民整合起来,不但维护铁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还不允许周边其他村民做违法的事情。
环境安全了,口碑上去了,陈家村以家庭旅馆为主要产业的战略,获得了初步成功。
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江城中转时,都会到陈家村休息一夜,甚至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