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海纳百川(1 / 2)

梁文仲谦逊道:“方刺史谬赞了,老朽医术远不及恩师,只不过学得些许皮毛罢了。”

方善行笑道:“梁神医不必自谦。”

“大王诚心相邀,请您去长安,执掌太医署。”

“还请梁神医择日起行,以免大王久等。”

“老朽遵令!”

梁文仲自无不可。

恰巧,陈昂、萧毓秀夫妇,打算提前去长安备考,以免冬寒时节,赶路不便。

于是,三人结伴同行。

……

太极宫,两仪殿。

唐检禀报道:“大王,王刺史传来消息,欧阳先生已然抵达商州,距离长安不远了。”

“好!”

高楷笑问,“听说,他在襄阳城外驻留三日,不肯离开?”

唐检颔:“据姚刺史所说,欧阳先生痴迷书法,偶然见得前朝书法大家张进碑文,见猎心喜,在驿站外卧碑三日。”

“直到将整篇碑文一一揣摩完,方才动身。”

高楷笑赞:“惟有真心喜欢,才能抵得住寒暑相侵。”

“章琼,等欧阳铭抵达长安,你去接他入宫。”

“是!”

章琼连忙应下。

唐检忽又说起一事:“大王,方刺史上禀,已然找到梁神医,他正赶往长安。”

“今日倒是双喜临门!”

高楷笑了笑,不光蒙师来了,太医令也来了。

“听说,方善行得了急症,卧病在床,可好了?”

唐检颔:“经梁神医诊治,断定方刺史得的是气痢,邪气入体所致。”

“梁神医以一剂乳煎荜茇汤,治好此病。”

高楷赞道:“洛阳名医都无法根治,梁文仲却药到病除,果然医术高明。”

唐检附和:“不光如此,洛阳士子陈昂得了应声病,也是梁神医治好的。”

他将这事来龙去脉一一道来,惹得众人惊叹。

世上竟有如此怪病,着实稀奇。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治病之法,实乃奇思妙想。

徐晏清赞道:“不愧是张大夫弟子,果然医术不凡。”

高楷淡笑:“等梁文仲到长安,一并来见我。”

“是!”

与此同时,长安城,金光门外。

康胭脂、高万岁一行人,刚刚踏入城门。

“这就是长安城么?”

高万岁摘下遮挡风沙的头巾,放眼望去,几乎屏住呼吸。

不说巍峨耸立的城门,光眼前这条大街,便叫人叹为观止。

康胭脂笑道:“这是金光门大街,长达十七里,宽达一百二十米,西起金光门,东至春明门。”

“即便二十辆马车并排行驶,也绰绰有余。”

高万岁咋舌不已,他曾有幸去过魏国都城夏州,本以为朔方城已是壮丽,没想到,和长安城一比,不啻于天壤之别。

整条大街横平竖直,犹如尺子丈量出来。

踩在道路上,柔软细沙铺地,夯土压实,两旁绿树成荫,完全不用担心尘土飞扬,泥泞遍地,让人狼狈不堪。

更有一座座坊,恍如棋盘格一般,排列整齐。

每个坊,都有围墙环绕。

墙上开坊门,门楣上有坊名。

“居德坊、群贤坊。”

高万岁忍不住念了出来。

“和长安城一比,朔方城简直是乡下茅屋。”

康胭脂笑了笑:“去岁,我初来长安之时,也和你一般惊叹。”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条街,若论壮阔,还得是朱雀大街,那才是长安城第一街。”

高万岁赞叹不已,若非亲眼所见,绝不敢相信,世间城池竟能如此宏伟。

大街之上,波斯、大食、天竺、突厥,诸国商人往来,操着各方乡音,热闹非凡。

高昌商人惊得无以复加:“四方珍奇,皆所积聚,长安城为何如此宏伟?”

从前,听国中同行所说,长安城乃天下第一雄城,他还将信将疑。

如今一见,却比想象中,还要壮观百倍。

粟特商人笑道:“汉人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长安城汇聚八方来客,一视同仁,自然宏伟。”

“你看这些坊,一座便比整个敦煌城还要大。”

“然而,这样的坊,长安城一共有一百零八座。”

高昌商人愕然:“这也太过巨大了。”

委实不敢想象,如此庞大的城池,是如何建成的。

一行人走马观花,逐渐来到西市。

隔着坊门,亦可闻人声鼎沸,市中必定热火朝天。

高万岁暗叹,魏国都城,恐怕只有西市一般大。

他环目四顾,所见皆干净整洁,毫无污秽,不由惊奇。

康胭脂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长安城有专人负责清理污秽,将垃圾、屎尿运出城外。”

“据说,有两名大商因此家,一为邹文礼,一为罗汇,都受到秦王嘉奖。”

“原

最新小说: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不学鸳鸯老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九娘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