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他不由蹙眉,引水灌溉可非小事,绝不能疏忽。
“张贴一条布告,征民夫三十人清淤,不得有误。”
“是!”
这农闲时节,刚好可以用来兴修水利。
太阳逐渐偏西,到了酉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绩回返长安城,恰逢暮鼓敲响,传遍三大内、宫城、皇城,与外郭城一百零八坊。
八百声后,各坊坊门关闭,宵禁开始。
薛绩领着一众武侯,四处巡视,走到崇贤坊华严寺外,忽见人群聚集,围着一个老丈,一丝丝酒香若隐若现。
“宵禁之时,谁敢造次?”
武侯一声大喝,惊得众人作鸟兽散,惟有那老丈手忙脚乱地攥紧酒葫芦,来不及跑路。
薛绩皱了皱眉,按秦律,犯宵禁者,鞭笞二十。
武侯心有不忍,低声道:“明府,这郭老头曾是酿酒人,妻子早丧,儿子儿媳也没了,只有一个小孙儿相依为命。”
“您看这,能否通融?”
“官老爷恕罪,老朽再也不敢了!”
卖酒老丈匍匐在地,一迭声地告饶。
薛绩看他满头白,腰背佝偻,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叹道:“起来吧。”
“鞭笞可免,不过,你需代官酿三日。”
“若酿得好,可予你工钱。”
老丈一时怔愣,不知作何反应。
“这是薛明府。”
武侯忙道,“为县衙酿酒,这可是旁人求之不得之事,你这老丈,还不快谢恩!”
为县衙做事,若得薛明府一句夸赞,这偌大长安县,谁不高看一眼,纵然市井无赖见了,都得掂量一番,不敢随意欺负。
老丈忙不迭地磕头:“谢薛明府大恩!”
薛绩挥手笑道:“宵禁时分,勿要在外逗留,赶紧归家去吧。”
“是……是!”
老丈千恩万谢地去了。
众武侯皆赞:“明府仁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