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法不责众(1 / 2)

孟大师劝阻不成,竟惹来千夫所指,群情激愤,一时又气又怒,张口结舌却说不出话来。

这番表现,却无异于默认。

诸将士哪里按捺得住,纷纷破口大骂,更有甚者,挥刀动枪,恨不得冲入孟府。

管事胆战心惊:“郎君,这可如何是好?”

孟大师咬了咬牙,刚要开口,忽有一支弩箭飞跃人群,径直射向他胸腹。

“郎君?”

管事骇得魂飞魄散,慌忙扶起他来。

只是,这一箭正中心窝,神仙难救。

“去……禀报陛下……”

“郎君!”

“孟相公死了?”

“这……”

郑军哗然,难掩心中恐惧,个个拔腿便要奔逃。

当街杀死宰相,无异于谋反,再不逃,等待他们的,惟有满门抄斩!

石将军深吸一口气,猛然喝道。

“城中有刺客,竟敢谋杀孟相公!”

“我等即刻入宫,护卫陛下!”

“是是是,赶紧入宫,不能让陛下陷于险境。”

诸将之中不乏聪明人,知晓利害,若不将刺客杀孟大师之事坐实,在场之人皆逃不过死罪。

索性把事情闹大,闹到宫中,陛下纵然大怒,但法不责众,终究不了了之。

“走,入宫觐见!”

众人一窝蜂地涌向宫门,徒留数个小校相视一眼,暗中勾起嘴角。

皇宫大殿。

皇甫懿跪在徐豪塑像之下,正上香祈祷。

“并非朕要杀你,实为孟大师进献谗言,朕一时不察,方才……”

话未说完,小黄门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陛下,大事不好!”

“诸位将军闯入宫中,说……说朝中有奸臣,他们要清君侧!”

“大胆!”

皇甫懿勃然大怒,“满朝文武,皆是忠臣义士,何来奸臣?”

“哪些人,胆敢逾制闯宫,活得不耐烦了?”

小黄门扑通一声跪地:“陛下,三军诸将,连同数万兵卒,一同入宫了!”

“不光清君侧,他们想请陛下澄清谣言……”

“什么谣言?”

“这两日,城中盛传,陛下打造龙舟,并非去江南,而是高句丽……”

“什么?”

皇甫懿面色一变,“既知此事,为何不来禀报?”

小黄门嗫嚅道:“陛下虔心礼佛,特意交代,不许任何人、任何事打扰,否则一律处死。”

若非大军闯宫,他也不敢贸然来报。

皇甫懿一脚把他踹开,提着宝剑便往殿外走。

他倒要看看,谁敢造反。

……

翌日,淄州,淄川城。

“大王,皇甫懿死了。”

“怎么死的?”

唐检一五一十道:“禁军哗变,闯入宫中,将皇甫懿软禁。”

“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尽嫔妃皇子,连郑国文武,也难逃一劫。”

“据说,皇甫懿临死之前,颇感口渴,向士卒索要蜜水喝,却遭一刀枭。”

高楷微微叹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话果然不假。

“传我军令,立即兵,肃清益都城,平定青州诸县。”

“遵令!”

天佑十五年,十二月,秦军掌控青州,不久,登、莱二州刺史上表归降。

偌大河南道,高楷已得二十州,只剩沛国三州尚未拿下。

“听闻,袁弘道派兵攻打泗州,不知结果如何?”

唐检回言:“钱惟治率领五万大军,屡次进犯临淮。”

“不过,都被何霸道手下大将击退了。”

高楷来了兴致:“此人是谁?”

据他所知,沛国兵马不过万余,竟能屡次以少胜多,必是一员大才。

唐检笑道:“大王有所不知,这人正是李元崇!”

“李元崇?”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张建兆、郭恪又惊又疑,脱口问道:“唐将军所言,可是齐州历城李元崇?”

“正是!”

唐检颔,“奉宸司再三探查,绝不会错认。”

“元崇竟还活着?”

两人喜不自胜,竟落下泪来。

昔日,虎牢关一战,两人以为李元崇死于军中,未能一同转投明主,一直引以为憾。

没想到,今日竟然听到喜讯,李元崇还活着。

高楷笑道:“天降大任于斯人,怎会让他枉死?”

天地厄于晦月,日月厄于薄蚀,终究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闪耀于世。

赵喆面露疑惑:“李元崇为何去了徐州,成何霸道麾下将军?”

“此事说来话长,个中缘由,恐怕只有李元崇一人清楚。”

“不过,奉宸司探知,沛国公何霸道对他颇为信任,让他执掌国中兵马。”

“钱惟治轻敌冒进,连战连败,暂且于淮河南岸观望。”

徐晏清笑道

最新小说: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不学鸳鸯老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破怨师 背欺里火宿 回到汉朝当大佬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