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宁缺毋滥(2 / 2)

自上书,说一说各地人口、粮价、盐价,有哪些困苦之处。”

“也可针砭时弊,针对朝中各项政策,谈一谈各自的看法、建议。”

“此外,京兆府各县县令,都可上书,建言献策。”

“务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必担心因言获罪。”

唐检赞道:“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实乃明君之举。”

高楷笑了笑,搁在后世,这不过是基本操作。

然而,他低估了此事引的效应。

此令一出,京兆府群起响应,陇右、河西、山南西、剑南、京畿、河东、河北,七道刺史,欣喜若狂。

一时间,上奏的文书,犹如雪片一般飞来。

王寅虎每日里,都要安排数个小黄门,将文书抬进两仪殿。

毕竟,这直达天听的机会,可不常有。

说不定,一封奏疏,使得大王龙颜大悦,从此加官进爵。

面对这大好机会,谁肯错过?

高楷若有所思,看来,可以启用奏折制度,让地方官员,也能直抒胸臆,避免堵塞言路。

毕竟,长期在长安城坐镇,和底层百姓相距太远,不知民间疾苦,久而久之,难免被有心人粉饰太平,倘若变得“何不食肉糜”

,那就可悲了。

同时,这也可以拉近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使上行下效更为顺畅,巩固大权。

“先搞个试点,就从京兆府开始,让长安、万年二县上书,查漏补缺。”

巳时,高楷在殿中批阅奏疏。

成州刺史殷世师提及,大周已有十多年未开科举。

天下士子渴望为国效力久矣,盼望科举,如久旱盼甘霖。

“这倒是提醒我了,之前,因为河北道战事,耽搁了科举。”

“如今,正好商议一番。”

想到这,他朗声道:“寅虎,传令三省六部,齐来两仪殿议事。”

“遵令!”

最新小说: 不学鸳鸯老 九娘 破怨师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