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不谋而合(1 / 2)

高楷淡笑道:“王玄肃,当世枭雄,见这大好时机,怎会不善加利用?”

“想必,早就打着攻下长安,全据京畿道,与都畿道连成一片的主意。”

“此次出兵,不过恰逢其会罢了。”

说到底,天下群雄之间,合纵连横,结盟与背叛,皆是利益使然。

杨烨恍然:“长安、洛阳,天下两都,倘若皆在手中,必能声势大振,贤才猛将慕名来投。”

这便是声望的重要性,有名和无名,不啻云泥之别。

夏侯敬德冷哼一声:“主上,断不能让他得偿所愿。”

高楷笑道:“天下三大枭雄——董澄、王玄肃、袁弘道,都不是泛泛之辈。”

“袁弘道偏安江南,暂且不说,董澄、王玄肃,各占一道,却是旗鼓相当。”

“两人这一战,只是互相消耗底蕴,并不能轻易吞并对方。”

夏侯敬德面露喜色:“主上,鹬蚌相争,正是天赐良机,不如立即起兵,夺汉州,攻取成都。”

李光焰却意见相左:“主上,剑门关尚有蜀将严光远,率两万大军镇守,不可不防。”

“依末将愚见,可先行北上,剿除这支蜀军,再南下攻取成都,以免遭受夹击。”

夏侯敬德瓮声道:“攻下成都,擒拿张常逊之后,严光远不过反掌可灭。”

“何必与他纠缠,浪费时间?”

李光焰摇头道:“夏侯将军此言差矣。”

“严光远久经沙场,颇知用兵之事,实为蜀国武将第一,不可轻视于他。”

“何况,我等深入蜀国腹地,唯有一万兵马,若要拿下成都,怕是力有未逮。”

“不如覆灭严光远,与元刺史合兵,一同南下益州也不迟。”

两人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把目光看向高楷,请他定夺。

高楷远眺南北,笑道:“成都有兵有粮,并非轻易可攻取。”

“且先拿下剑门关,汇合元整,一并攻灭裴行基部,召集哥舒浩、晏清,聚齐三万大军,再南下夺取成都。”

“是!”

决议一定,众人凛然遵从。

“传我军令,即刻往剑州进。”

高楷继续说道,“另外,通知元整,叫他围攻剑门关,牵制严光远。”

“得令!”

……

却说剑州、剑门关。

严光远听闻高楷偷渡阴平小道,袭取江油关,便惊愕失色。

他纵横疆场数十年,戎马倥偬,踏遍大半个剑南道,比任何人都清楚,江油关一失,蜀国已危在旦夕。

将眼下局势稍作分析,他当机立断,留下五千兵卒驻守剑门关,其余一万五千人随他奔赴绵州,与高楷决一死战。

麾下诸将为难道:“将军,没有大王调令,擅离职守,一旦怪罪下来,怕是……”

严光远挥手打断:“大王怪罪,由老夫一人承担。”

“这危急存亡之时,若不即刻分兵,阻遏高楷攻势,一旦他夺取汉州,兵临成都,则万事皆休。”

“是!”

诸将不敢怠慢,连忙点齐兵马,奔向绵州地界。

这一日,刚到梓潼城外十五里,忽见斥候来报:“将军,前方现高军踪迹,正往梓潼而来。”

“你可瞧清楚了?”

严光远吃了一惊,“可是高楷领军?”

斥候重重点头:“卑职瞧得清清楚楚,正是高楷领军前来。”

严光远心中一沉,本想疾驰来攻,打高楷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他竟也率军北上。

如此一来,只能在城外列阵,迎战高楷。

只是,即便他久经战阵,也无把握得胜,只能见机行事。

梓潼城南,高楷勒马伫立,笑道:“英雄所见略同,这严光远,倒是文武兼备,与我所想不谋而合。”

他打算覆灭严光远部,避免掣肘,严光远亦想解决他,解蜀国之危。

两方兵马相隔三里,遥相对峙。

“严光远有多少兵卒?”

高楷远眺一眼,问道。

“足有一万五千。”

斥候回禀。

高楷微微颔:“看来,严光远留下五千兵卒,镇守剑门关,不让我等有机可乘。”

“不愧是沙场老将,心思缜密,处置周全。”

杨烨叹道:“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夏侯敬德冷哼道:“不过一介老匹夫,何足挂齿。”

“末将愿率先锋兵马,砍下他项上人头。”

“夏侯将军不可莽撞。”

杨烨劝道,“严光远本为沙场老将,又熟知蜀地山川地理,占据地利,须得慎重以待。”

唐检主动请缨:“主上,末将不才,愿率军与严光远一战。”

高楷思索片刻,点头道:“敬德、唐检,你二人各率三千轻骑,前去搦战。”

“是!”

夏侯敬德、唐检二人答应一声,点齐兵马,直奔敌营。

霎时间,旌旗招展,尘土漫天。

最新小说: 九娘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