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闻风丧胆(1 / 2)

天佑十二年,十一月。

朔风凛冽,雪花纷飞。

高府前堂,高楷正召集众人议事。

堂中炭火融融,驱散寒气,温暖如春。

一壶绿蚁酒垂落下来,正烫得温热。

这酒有些奇特,酒面浮起来一粒一粒酒渣,色呈微绿,形如蚂蚁,故此得名。

所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说得便是这酒。

这寒冬时节,烫一壶酒下肚,驱寒气暖身子,当真舒适。

众人跪坐毡毯,一面饮酒,一面议事,所幸这酒不烈,人人饮过数爵,依然耳清目明。

这时,唐检掀开一道帘缝,大步而来,拱手道:“主上,奉宸司传来消息,巴南有异动。”

“哦?”

高楷面露惊讶,“有何异动?”

唐检回言:“清化县主簿朱劫,聚众作乱,杀了刺史,攻取巴州,其余九县皆望风而降。”

“此刻,他已自立为黄天将军,屯兵边境,窥视集州。”

高楷吃了一惊:“此人何方来历?”

巴州下辖化城、清化、曾口、盘道、归仁、始宁、其章、恩阳、七盘、大牟,足足十县之地。

这区区数日,朱劫竟能全数拿下,着实令人惊奇。

唐检神色肃然:“此人出身寒微,家中世代为胥吏。”

“却因清化县令赏识,升为主簿,派他清剿山中匪寇。”

“不知为何,他反倒成了山匪领,聚众劫掠诸乡,一举攻下清化,杀了县令满门。”

“其后,转战诸县,所向披靡。

巴州刺史派两万大军绞杀,却不敌朱劫五千士卒,兵败溃逃。”

“朱劫趁势攻下化城,斩杀刺史,巴州人称其众为可达寒贼。”

高楷若有所思,这乱世时节,民不聊生,草莽之中,自有人揭竿而起,称王称霸,并不稀奇。

朱劫亦是趁运而起,夺得巴州这一基业。

只是,巴州与集州相邻。

朱劫屯兵边境,窥视集州,不可不防。

想了想,他沉声道:“传令,命集州刺史华英龄,召集兵马,警惕朱劫进犯。”

“是!”

唐检匆匆去了。

夏侯敬德迫不及待:“主上,我愿领兵一万,攻取巴州,斩除朱劫。”

段治玄、哥舒浩等将亦然请战。

“且慢!”

杨烨阻止道,“这时节,天寒地冻,不宜大动干戈。”

“不如让元刺史、华刺史等人,御敌于边境之外,待来年开春,冰雪消融再战。”

徐晏清点头附和:“杨长史所言在理。”

“朱劫虽然攻下巴州,只是逞一时之幸,麾下山匪为乌合之众,绝难长久。”

“眼下天时不易,可暂且采取守势,再观动静。”

冰天雪地里作战,确实折磨人,不光将士们身体吃不消,就连战马也难捱,粮草辎重运输,亦难上加难。

两人建言,可谓有理有据。

然而,高楷一抬头,却见一道道黑气袭来,纠缠不休,欲侵吞大鼎,不由暗惊。

“这朱劫,不可轻视。”

想到这,他当机立断:“我欲领兵出征,剿灭朱劫。”

“暂且不必调动陇西兵马,只从汉中八州,调拨两万士卒便可。”

“另外,传令窦仪,叫他筹措四万石粮草,就近运输,至集州。”

所幸,郭羽经营山南西道数十年,仓廪殷实,粮草充足,可供大军征伐。

杨烨、徐晏清尽皆拧眉,正要劝谏,却见高楷沉声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两人只得闭口,心中却是惊讶,少见主上如此急切之时。

这朱劫,竟有如此大的威胁么?

“萧公,我出征之时,便有劳你坐镇兰州,处置两道政事。”

高楷嘱咐道。

萧宇连忙拱手:“谨遵主上吩咐。”

事不宜迟,高楷拜别张氏,辞了杨皎,便率众起行,杨烨、徐晏清、夏侯敬德、段治玄等人随同。

一面又让奉宸司,时刻探查巴州军情,随时来报。

……

却说集、巴二州边境,盘道城。

风雪之中,一支大军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中军大帐内,朱劫高坐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麾下诸将亦大吃大嚼,一时间,整个帐中,只剩下酒肉飘香,传出帐外,令一众士卒口水直流。

半晌之后,下一将瓮声开口:“将军,高楷并非好相与的,须得从长计议,不可莽撞去攻。”

观其人,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却是霍金刚。

当日,三泉城外,他弃了裴行基,辗转来至巴州,投靠刺史。

可惜,巴州刺史认为他轻于去就,颇为轻视。

霍金刚一怒之下,占山为匪,肆虐化城、清化一带。

其后,不知为何,尊朱劫为主,助他攻城掠地。

最新小说: 九娘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