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掐得白,却只说了一句:“黄不了,这些内容,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找的。”
灾难来临时:暴跌中的“避风港”
——从狂欢到恐慌,从质疑到求助
2oo8年8月21日,星期一。
天刚亮,王多余就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鼠标上——他清楚地记得,这是股灾的“第一记重锤”
。
开盘铃声响起,上证指数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掉。
上午1o点半,跌幅突破5,券商营业部里的欢呼声瞬间变成了死寂。
有人盯着屏幕,手里的豆浆洒了一地都没察觉;有人掏出手机给“内幕消息”
博主打电话,却只听到忙音。
之前那个把彩礼钱投进去的王师傅,瘫在椅子上,嘴里反复念叨:“怎么会跌?不是说能涨到8ooo点吗?”
中午收盘,上证指数暴跌514,创出自1997年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这一天,被股民称为“黑色星期一”
。
但这只是开始。
一周后,股市在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跌。
9月1日,上证指数跌破4ooo点,券商营业部里开始出现哭声。
9月1o日,失守3ooo点,有人当场把手机砸在地上,嘶吼着“我完了”
。
所有的人都崩溃了,但是王多余按照上辈子的记忆,确是清醒的记得,让人生无可恋的是1o月28日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