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12章 滑台孤城

第312章 滑台孤城(1 / 2)

洛阳守将杜骥设套、诬陷害死了猛将姚耸夫,只能使魏国大将安颉的反攻进程更加顺利。

安颉夺取洛阳后,没有停止进攻步伐,而是领兵向东,攻打虎牢关。

宋国司州刺史尹冲、骁骑将军段宏、荥阳太守崔模率军在此坚守。

但安颉大军实在太强大了,虎牢关挡不住他们。

虎牢关被攻破。

段宏拼死杀敌,带着少量骑兵突围逃走。

尹刺史坚决不肯投降,跳城自杀殉国。

虎牢关失守,魏军的下个目标是虎牢关以东不远处的灵昌津。

驻扎此处的宋军统帅到彦之一下子慌了神。

他心里明白,自己绝不是安颉的对手。

到彦之思索之后,决定放弃灵昌津,焚毁舟船,沿陆路向南方的陈留撤退。

虽然心中有了计较,他还是例行征询一下身边人的意见。

安北将军王仲德抱拳道:“禀大将军,属下以为,如果此时焚毁舟船,士卒人心必定溃散。

咱们即便离开灵昌津,也可以乘船由黄河进入济水,前往马耳谷口。

然后再研究下一步对策。”

到彦之觉得王仲德的建议有部分可取之处。

那就是:不要在灵昌津下船。

先乘船到下游泗水与黄河交汇处再说。

于是,他下令2万大军乘船离开灵昌津,顺黄河直下,越过滑台城和须昌,抵达历城。

这里是黄河转陆路去彭城的丁字路口。

在历城,到彦之下令烧毁船只、抛弃铠甲,登岸步行疾驰往彭城而去。

随军将军垣护之劝阻道:“禀右将军,属下以为咱们并非没有守住下游的机会。

滑台城有朱修之将军的精兵一万,须昌城里的竺灵秀刺史兵强马壮、储备充足,加上右将军本部2万精兵强将,咱们拥有全甲军士4万3千多。

如果咱们集中兵力于滑台城死守,等待朝廷增援,也许可以守住黄河下游河南东部地区。”

到彦之对垣护之的意见不予理会,仍然下令向彭城撤退。

宋军驻扎中游要塞的主帅跑了,驻守下游须昌的竺灵秀也慌了。

他有样学样,率领军队撤出须昌,往南逃窜。

魏军驻守黄河下游的大将叔孙建趁机率大军渡河,追击竺灵秀队伍。

叔孙建在湖陆县追上了竺灵秀。

一番激战,魏军斩杀宋军5千多人。

竺灵秀在死士护卫下得以逃走。

眼看黄河2千里防线的要塞,除了朱修之的1万多军队仍然坚守着滑台,其它要塞全部陷落敌手,距离黄河约1千里的北伐总调度部彭城也很危险。

北伐总监军、后勤总调度、长沙王刘义欣此时驻扎在彭城。

手下将领一齐劝刘义欣撤退。

刘义欣坚决不同意。

他表示,滑台将军朱修之尚在前线作战,他这个后勤总调度不能不管他的补给供应。

此时的黄河防线上,只有滑台城的宋军还在死守城池。

之前,到彦之的几万大军驻扎在上游不远处的灵昌津,只要长沙王能想法把供给送过来,守住滑台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到彦之是北伐军事总指挥,他要撤走,大家无法阻止他。

但朱修之是皇帝任命的滑台将军。

不战而逃,朱修之做不到。

关键是,到彦之对自己的撤退决定心知肚明:这不是撤退。

这是逃跑。

当朱修之表示要坚守滑台时,到彦之自然极力支持,同意朱修之派军队到灵昌津搬运物资,可以见什么拿什么。

这样一来,朱修之的坚守,倒可以作为到彦之的说词:本统帅没有逃跑。

本帅临走前对滑台的防务事宜做出了恰当部署。

反正不管如何,现在的滑台城里,是朱修之的1万甲士和2万戍卒、徭役民夫。

有利条件是,这里目前的补给相当充裕。

到彦之临走前,为了轻装快撤退,影响行军度的装备、补给,任朱修之到灵昌津搬走。

这给朱修之留下了许多战备物资,包括铠甲、兵器、军粮、牲口草料等等。

萧西风五人随着朱修之将军一路走来,并没有遭遇大的战斗。

朱修之将军手下正规军是11万甲士。

其中,精骑兵一千,领是都尉刘行玖,副手是司马戴献义。

骑兵部由裨将王文玉分管。

另外一万甲士分两个营,每营5千人。

甲字营领是校尉郭代钢,副手是都尉黄秋生。

乙字营领是校尉周怀远,副手是都尉孙劲宝。

校尉郭代钢和周怀远的直接上官是偏将林沫殊。

他是朱修之将军的副手。

刘宋军队的军阶制沿用晋朝。

即:

1oo人组成一屯,长官称屯长;

5屯为一曲,5oo人。

长官称军侯;

2曲为一部,1ooo人

最新小说: 师姐的脸不好打,主线任务容易卡 战锤矮人 全宗门都是恋爱脑,唯我是真疯批 你的骷髅兵怎么会圣光? 怪物们说祂们爱我 契约符 丑雌一胎多宝,五个兽夫跪求原谅 无限再生的我,交易诸天 桃李春风一剑先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