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17o章 传说

第17o章 传说(1 / 2)

苍梧郡城本地人驱逐了东吴派来的郡守鄢坡,推选本地人出任太守、郡丞。

对此,作为上级,东吴派来的交州刺史步骘十分恼怒。

但他手上军队人数不多,只能隐忍不。

他当然不会就此罢休。

于是将交州本地人对东吴官兵的不敬行为,加油添醋地汇报到吴主孙权那里。

但孙权此时的重心在北边曹操、西边刘备那边。

暂时顾不上交州。

中原这三股力量的脑,为了各自权势,罔顾天下人死活,打得不可开交。

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交州的和平光景,北边挨着的扬州、荆州、益州百姓也知道了。

经常生三州人流偷偷南迁的事情。

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士,就是这个时候迁到交州的。

如袁徽、许靖、刘巴、陈秉、薛综等。

东汉末年的战乱由黄巾起义开始。

黄巾起义最大的逻辑是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没有活路。

而诸如董卓、何进、郭汜、李傕、袁绍、曹操、孙权这些势力的崛起,都是以镇压黄巾起义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他们都自称是朝廷的代表,而不是造反派代表。

黄巾军也就肆谑了两年。

而这些镇压了黄巾军的人不再安于现状,纷纷自封诸侯,导致战乱不息。

如果没有诸葛亮2o8年献计赤壁之战,曹操可能就统一了全国。

那样,中原战乱可以早结束上百年。

人口也不会由2o8年的5ooo多万,跌落到317年的1ooo万左右。

同样的事情以后再次生:

22o年,曹丕称帝,孙权上书请求成为藩属,并将于禁等降将送还曹魏。

曹丕赐孙权九锡,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

可是刘备不干。

他大肆兴兵,讨伐孙权。

最后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打得妈都不认识。

当然,那是后来的事。

现在还早。

试想如果刘备(诸葛亮)有结束战乱之心,借此机会归顺曹魏,中原人民也就早早脱离战火,享受安宁生活了。

刘备为了自己的皇帝梦而伐吴,并未阻挡历史进程,只是延缓而已。

刘备的蜀汉于4o多年后终被曹魏所灭。

糟心的是,刘备的所作所为,是以中原4ooo万百姓生命为代价的。

在此后的1oo年里,中原一直处于战火之中。

代入到当时历史里可以明显看到:三国时代的搅屎棍就是刘备一方。

历史学者站在各自立场,洗白这个,抹黑那个。

都是出于政治需要。

小说三国演义的立场则是胡说八道。

占百姓立场看:那些战争贩子,都是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土地、人口权利而不肯止战。

多数口号都是幌子。

尤其是诸葛亮那些冠冕堂皇的文表。

有趣的是:三世纪+前后2o年这段时期,不单只是东亚的中原处于历史乱世最低谷,整个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此时期,地球各大陆的基本情况是:

美洲南部是玛雅人地盘、北部是印第安人地盘。

整个美洲,到现在也找不到当时的文字记述。

后人的所有印象,都是专家研究的结果,学说派别众多且互相矛盾,可信度难说。

非洲最大民族是班图族,处于游牧状态。

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属于罗马帝国。

澳洲处于原始部落时代。

美洲、澳洲、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白种人。

此时世界最大的四个帝国是:东亚的中华帝国,人口5ooo万左右;中亚的贵霜帝国,人口11oo万左右;西亚的波斯帝国,人口135o万左右;欧洲的罗马帝国,人口4ooo万左右。

全世界总人口约19亿。

而三世纪+前后2o年的世界局势是:

东亚中国,魏蜀吴三方争霸;

中亚的贵霜向西与波斯交战,向南与南亚次大陆(印度)众多小部落作战。

西亚的波斯的东边与贵霜国作战,西边与罗马帝国作战。

欧洲的罗马帝国内部乱成一团,最后形成“四皇帝分治”

局面。

正是因为这种分治,使欧洲永远难再达成统一。

可见,世界范围内,文明程度高的地区,战争是三世纪前后的主旋律。

相比之下,士燮统治的中国南部交州,说是文明世界的太平港湾都不为过。

士燮在中国历史学家笔下少见着墨,不是他们没有现他。

而是他们要推销自己的历史观,歌颂战争英雄。

对士燮的治理思路故意视而不见。

说穿了,什么主义、什么理想…统统是扯淡。

只要没有大规模战争、少见局部殴斗、百姓安居乐业…不就得了。

最新小说: 师姐的脸不好打,主线任务容易卡 战锤矮人 全宗门都是恋爱脑,唯我是真疯批 你的骷髅兵怎么会圣光? 怪物们说祂们爱我 契约符 丑雌一胎多宝,五个兽夫跪求原谅 无限再生的我,交易诸天 桃李春风一剑先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