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诸天影视行之我有一座岛 > 第58章 弘扬中医文化

第58章 弘扬中医文化(1 / 2)

改开后短短几年,陈平安、秦淮茹、娄小娥几人就赚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财富。

以后基本不用再为了金钱担心,除了娄小娥依然醉心于商场打拼。

陈平安和秦淮茹都已经将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与他们一家相对的,是轧钢厂的现状。

杨厂长自从改开后被重新启用,管理轧钢厂的日常生产。

虽然在陈平安的刻意保护下,起风对于他的身体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他精神头依然很足。

但在时代的浪潮下,面对如今的轧钢厂,他依然感觉有些有心无力。

首先是人事倾轧,现在厂里各个关键岗位,基本都是李怀德时期留下的人。

他们对于他这个厂长,表面上虽然恭敬,但背地里却阳奉阴违。

很多措施,基本很难落实下去,指令传到他们那里就卡住了,基层工人根本就不知道。

再者就是冗员过多,起风的时候,大量人员被各种关系塞到厂里。

如今有些部门一个岗位上,可能有着三到四个人。

而国营企业的工人,又不是那么好辞退的。

还有就是设备落后,厂子里还是五十年代那些设备,在改开后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这些老旧设备根本无法适应如今日新月异的市场对产品品质的需求。

还有厂里给工人提供的各种福利,以前在厂子效益好的时候当然没什么。

但如今效益变差了,这也就成了厂子极大的负担。

杨卫国已经找陈平安抱怨过好几次了。

陈平安虽然安慰了他几句,但是他知道。

如今的轧钢厂,在国家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跟上步伐了。

如果能够将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之外的人员全部回归社会。

再不断精简支出,然后多余的生产销售岗位也下岗几批人。

用这些省下的开支购买设备,再好好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跟上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或许才有可能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活下去,相对温和的软着陆。

但陈平安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轧钢厂只会走上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老路。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咬牙拼命的死撑着,等待着国家从其他地方不断输血进来。

一直到国家也难以负担的时候,工人群体被瞬间抛向社会。

到时候工人们全部不知所措或者说无所适从,只能苦苦挣扎着艰难求生。

轧钢厂附属医院在改开前两年,就已经被卫生部划走,不再依附于轧钢厂。

单独成立为部队医院,隶属于部队。

陈平安在起风的时候,挑选了十几个人品过关的年轻人,收为弟子。

算上原先的五名弟子,陈平安已经有二十多名弟子了。

改开后正是因为有他们在,陈平安才能分心去创办企业。

在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后,陈平安辞去了院长的职位,回归到医科大学校园之中。

开始弘扬中医文化,教导中医学生。

后世国内之所以西医盛行,很多我们自己国人都觉得中医就是骗子,西医才能治病。

就是因为文化断层,近代以来,反中医论调盛行。

五四运动时期,除了打倒孔家店,摧毁儒学,还有一个就是废止中医。

陈独秀就曾抛出一个命题:传统生活的存在必定会阻碍现代化的进程。

一九一二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颁布的学制及学校条例中,只提倡西医学校,而把中医排除在外。

一九二九年,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案”,就强调废除中医,全面采用西医。

。。。

一直到起风的时候,很多老中医被批判,劳动改造,挺不过去而逝去。

很多中医书籍被当成四旧,被送进造纸厂的化浆池。

以上种种,导致后世,外界中医,十个不一定有一个靠谱的。

陈平安收徒,首先要求他们的就是出师以后,每个人至少收四个弟子,必须专心教导。

而且这一要求,他们自己收徒的时候也要这样要求。

至于出师,陈平安也是要求极为严格,没有达到他的要求,绝不能出师,也不能行医。

陈平安从自己做起,希望能将中医弘扬下去。

而且以后企业赚的钱,他也打算投入到弘扬中医和基础医疗改善上面。

盼望能以他的绵薄之力,让中医能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

当然,除了这些高大上的原因。

陈平安回医科大学当老师,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他的中医技能已经达到二级的经验值,但就是无法升级。

三级中医技能已经是国医圣手的水平了,陈平安估计,中医技能要想达到二级。

知名度与传承将是十分重要的。

而最快打响知名度和将中医传承下去的方法,在校授课是很不错的一种。

最新小说: 廖桂芳李青峰 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九叔:师叔祖,求您别再整活了 游戏降临,我方反入侵很合理吧? 糙汉带娃回村后,日子红火顶呱呱廖桂芳李青峰 亮剑:老李,我来卖装备了! 氪命烧香?我请的才是真凶神 在黑莲花虐文里当全能女配 末日怪谈:我的同学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