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回到四合院。
就看到正带着两个弟弟玩的何晓晓。
“晓晓,不是马上就要重新组织高考了,怎么没去复习呀。”陈平安笑着问她。
“嘿,老爹,几年前你就让我准备,数理化自学丛书我都快能背下来了,有什么好看的。”
何晓晓颇有自信又有些傲娇的回道。
不过她的确也有骄傲的资本,也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自己的优秀基因。
何晓晓天生各方面都要比普通人强一些。
如今的何晓晓已经二十几岁了,这要是放在后世,才上大学已经有些晚。
但放在这个时代,却基本刚刚好。
高考已经取消了将近十年了,这第一批大学生,都能吃到时代的红利。
陈平安回到家,和秦淮茹说了娄小娥即将回来的事。
秦淮茹对此倒是没什么太大反应,她早知道会有这一天。
“娄小娥要是回来的话,家里怕是有些不够住了。”
秦淮茹对此有些忧愁。
虽然前几年聋老太去世后,将房子留给了陈平安。
两间大房,何大清已经带着东东和楠楠住进去了。
如今何晓晓已经是大姑娘了,也要单独住一间。
何雨水虽然说前些年已经嫁出去了,但他的那间房一直给她留着。
“那我们去买房吧!”
陈平安当即拍板决定。
说干就干,两人直接来到街道办,找到如今的的街道办刘主任。
原来的街道办王主任已经升到区里去了,现在负责南锣鼓巷这一块街道办工作的就是这位刘主任。
如今虽然还不允许四合院公开买卖,但有了需求,就会有市场。
有些在起风的时候去世的,有些去世了没有后人的,街道办都会将他们的房屋收回。
还有些要到外地工作生活的人,也会将四合院挂到街道办这里。
有人出价合适的话,就可以在街道办的见证下,签一个“赠予”协议。
大不了到时候允许四合院买卖了,再补一个手续就是。
“刘主任,我家里现在人多,有些住不下了,想问问最近有人出赠四合院吗?”
这位刘主任,陈平安以前就认识,是从街道办办事员一步步升上来的。
后来一直跟在王主任身后,王主任调走前,提了让他接手街道办的事。
刘主任只是略一思考,便回答道:
“何院长,你来的还真巧,前两天这边刚好有一位老人将四合院挂到我们街道办。”
“这位老人因为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也上了年纪,便决定跟着儿子去外地生活,这才决定将四合院出赠出去。”
陈平安当即来了兴趣,问道:“几进院?”
“二进院,大概有十几间房。”刘主任立刻回答道。
随后,在刘主任的带领下,陈平安两人来到这间二进四合院。
从大门进来,陈平安就看到前院竟然还有一个小花园。
小花园旁边种了一棵银杏树,树下摆着一张小石桌,小石桌
行过垂花门,来到内院,就看到正房门口正在拾掇自行车的一个老头。
“张大爷,收拾你自行车呢。”刘主任打了声招呼。
张大爷抬头,看见来人是街道办刘主任。旁边还有一对夫妻,当即明白过来。
“刘主任这么快就帮忙找到买家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张老头热情的邀请三人进房间吃茶。
进门的时候,刘主任对着陈平安夫妻介绍道:
“这位是张国寿,张大爷,祖上就在四九城,算是地道的四九城人。这处宅子是他们家祖传的。”
陈平安当即明白刘主任的话,这四合院没有产权纠纷,喜欢的话适合入手。
陈平安有些感谢的看了眼刘主任。
人家一个街道办主任,大热天的亲自带自己过来,一来就碰到一个产权清晰,又适合心意的。
这就是欠人家一个人情了,懂得都懂,以后要还。
其实陈平安自从踏进这院门就有些喜欢这里了。
前世的时候,农村老家就是这布局,进门就是一个小花坛,花坛
他童年很多时光,就是在那棵松树下度过的。
陈平安看向秦淮茹,只见她也是满脸欣喜,当即直接询问价格。
张大爷略微思索,便说道:
“前一阵子,隔壁街道老李头他们家院子,比这还小一点,也没这个好,卖了8500。”
“如今我着急出手,稍微加一点,8700的话就卖给你吧。”
陈平安看了眼刘主任,见他点头,便明白这就是市场价了。
这院子大概500个平方,前院三间倒座房,内院三间正房还附带两间耳房,左右还有还各有两间厢房。
整整十二间房,即便娄小娥一起住,暂时也是够住了。
至于将来孩子长大了,那也还可以再买几间。
反正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