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番忙碌下来,直到圆月从东方升起,无虞楼门口的灾民才渐渐散去,无虞楼的库存也终于是耗完了。
……
夜深人静,卢生才得了空闲,与众人一同来到楼顶,吃一些剩下的月饼。
好歹是中秋佳节,一家人也只剩下他和姐姐相依为命,中秋还是应该团圆一下。
陈家富多喝了两杯,一直哭,卢生想开解一下这个痴情少年:“你啊,你得往前看,这一辈子,你会遇到很多人,你的那个她,不一定就是小白莲……”
转过头,却现,陈家富又喝了一杯“古井贡”
,就已经醉趴下了。
卢生看着逐渐平静的街道,看着天上满月,照亮整个亳州城,街道上灾民熙熙攘攘,坐着或躺着。
灾民们也抬头看着这月亮。
十多日前,一个家还是完整的,他们还在期盼粮食的丰收,期盼阖家团圆、共度中秋。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破了所有人的期盼。
一些人,好歹一家人整整齐齐的,都逃了出来,一起蜷缩在亳州城冰冷的石板路上。
而更多的人,他们的至亲已经远去,被洪水冲到了远方……永远没办法再回来了吧……他们一路逃难,甚至没有时间去思念亡者……
此刻,他们也看着圆月,希望明月也能照亮故人,替他们指明往生的路……
一声清澈而悠远的男声,在无虞楼楼顶响起,那唱腔,不是大宋《水调歌头》的常见调子,却更婉转动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卢生本想唱一冷僻的宋词,以彰显其格调,但回忆了很久,竟然现:没有任何一中秋词,能比苏轼作得更好,配上后世梁弘志的曲,王菲的嗓音,这《明月几时有》甚至可以照亮他的人生路。
卢生有些想家了,他唱起这《明月几时有》,歌声在空旷的亳州城上空飘荡。
他对月饮酒,他高声歌唱,甚至翩翩起舞,他只是又有些想家,思念黄粱梦里那些人,那些事……
一轮圆月,可以照亮整个大宋版图,从最北雁门关到最南的崖州,从东海之滨到西北白干山……整个大宋,共赏着这一轮明月。
只是不知道:今日月是不是古时月?今月又可曾照古人?
明月啊,你可以“千里”
照婵娟,那可否再等上“千年”
,去照一照,一千年后的那些故人……
……
胡铜退身着便服,一身黑衣,路过正阳大街,听得无虞楼上,有一男子起舞歌唱,抬头望去,那人好似醉了。
“这楼上是何人?这词是水调歌头?怎能唱得如此婉转动听?”
没有人回答他,老胡只是抬头仰望着明月,这诗词……
他身旁的小厮提醒道:“大人,快走吧,再晚出城就不安全了。”
胡铜退一身黑衣,头戴一顶乌帽,他习惯的用右手把乌帽扶正,这才现这乌帽并没有长翅,并不需要经常去矫正,他只是习惯了这个动作而已……
主仆几人,脚步匆匆,趁着月色,走出亳州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