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说这部电影完全靠特效撑着,一点眼光也没有,你说是不是?”
女孩气愤地找她评理。
“嗯。”
林风赞同。
虽然也做到行业翘楚,特效算是这部片子里最不值得称道的部分了,她更看重电影的故事内核,主题的深刻明晰,当然演员演技也很加分,画面唯美,剪辑创新有巧思,这么想来方方面面都堪称完美。
而那看似高人一等的精英男却只将眼光放在特效上,枉费他那“资深电影媒体人”
的身份,林风都要怀疑他才是那个混进来的人。
“哼!”
得到支持,女孩傲娇地白了精英男一眼。
精英男还欲回怼,被林风侧身挡住,跟他这种人没必要浪费口舌。
精英男自讨没趣,只好悻悻闭了嘴。
好在这场映式主角,张楠导演携一众主创人员依次闪亮登场了,众人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主演喻明泽、李沐染、乌祥羽,编剧文采音,还有制片副导等熟面孔赫然在列。
张导拿起话筒先对到场媒体致谢:“欢迎大家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映礼,看得怎么样,片子还满意吗?”
“满意!”
“非常满意!”
“特别满意!”
场内四周不时蹦出一句喝彩,都挺捧场,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身旁精英男不屑撇嘴,“切,装!”
嘴上嫌弃,手里相机快门却直摁得咔嚓响。
由于这场媒体人居多,简短寒暄后主创们在台上坐定,接受大家提问。
当其冲的就是张导,问题也颇为犀利,不过都被她一一化解。
记者:“听说之前片子审查被扣,具体什么原因能给我们讲讲吗?”
显然想挖点内幕。
张导笑眯眯打太极:“具体什么原因……我还想知道呢,你们小道消息多,不如你给我讲讲?”
闻言周围人哄堂大笑,提问的记者也有些脸红。
张导解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片子能幸运跟大家见面,看得开心就好。”
记者:“我想知道咱们这部片子的路演和映式是就这么安排的,还是临时做了调整?”
看来对这个顺序也有疑惑。
张导和制片对视一眼,制片举起话筒:“其实映式和路演我们提前都做了安排,最大化提升宣效果。
目前几个城市线下走下来效果很不错,观众反响热烈……”
巧妙将关注点转向反馈,避开时间顺序上的小瑕疵。
记者:“导演,您为什么拍这部电影,创作的初衷是什么?想通过电影跟观众表达什么?”
终于问到跟内容相关的了,到了张导的舒适区。
林风竖起耳朵,对此也好奇。
张导坐直了些,组织语言:“其实我个人对人的意识和大脑的关系一直很感兴趣。
人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一个人?是他的思想、意识、记忆、灵魂,还是承载这些东西的大脑、躯体?”
“……如果能将人的意识植入另一具血肉之躯,那他还算不算原来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又有什么不同?”
“……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促成了这部影片。”
“当然,影片最终呈现效果跟初衷有了很大的增删扩展,包括爱恨、亲密关系、自我意识的探寻等等,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将思考后找到的答案在电影里展示了,希望大家能跟我一起头脑风暴,或许能找到更精彩的答案。”
没太看懂电影的可能听她说得云里雾里,林风却知道每一句都是她自肺腑,不由钦佩。
诚如她所言,这部电影包含了太多可深挖的东西,需要细品才能窥知一二,是部经得起反复观看的佳作,但并无故弄玄虚之感。
其中乍看不知所言的苦恼,可能需要等某刻突然福至心灵恍然大悟才会会心一笑。
“导演……”
又有记者开口,被张导打断。
“诶,别光逮着我们几个问,这一大堆呢,”
挥手指了指喻明泽等人,“都问问,别浪费!”
大家被逗笑。
果然下个问题是问喻明泽的,“你觉得张导是什么样的人?合作期间有没有什么趣事可以跟我们分享?”
喻明泽举起话筒,思索几秒。
张导也看过来,眼神里全是“我看你小子怎么说?”
的幸灾乐祸。
“张导的专业能力和审美就不说了,大家有目共睹。”
喻明泽开口先夸。
张导微微点头,不错。
他继续:“而且对待工作特别认真,标准还特别高,完全是细节控。”
这话虽不假,但也微微带上控诉成分。
“她属于那种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在组里经常挨骂,脸皮都变厚了。”
大家听得直笑。
“所以每次一挨训,脑子里就忍不住把她想成那种草原上的牧羊人,挥着皮鞭把我们这群傻羊